中秋节,北京马驹桥打工人依然为生计奔波

中央社 2025-10-06 18:07+-

  10月6日是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在北京马驹桥有群人为了生计,不畏寒风,今天清晨在十字路口等待招工,在这里没有庆祝佳节的气氛与祝贺语,仅有找不到工作的惆怅与此起彼落的喊价声。

  清晨3时许,在北京南六环附近的马驹桥灯火通明,部分餐厅、手摇饮店仍在营业,店里也有些许客人在用餐;餐厅外则有一些男子在路旁聚集玩骰子找乐趣。也有不少人裹著单薄被子,甚至仅穿件外套,就在店门口前睡下;也有人选择到桥洞度过夜晚。

  记者走在街道上,不时能看见多个并排在一起的垃圾桶堆满垃圾,垃圾桶外仍有大量垃圾堆积,臭酸味弥漫整条街道。

  清晨4时许,气温约在摄氏14至18度之间,已有工人三三两两从小巷走出来,在他们身后的有些是日租房,有些是月租房,但唯一相同的是大部分的住房地小狭窄,仅有睡觉的空间。

  等待招工的一名女士表示,在这边大多人选择日租房,便宜的就几十块,但贵的也有可能到人民币60几元。

  不到清晨5时,已有约20几名民众聚集在北京市通州区的漷马路旧线、兴华中街的十字路口,也就是北京最大的日结工(当天结算工资)市场。聚集的民众年龄层目测约在35至65岁左右,男性居多,有人拿著早餐仔细听著有没有人来招工,有的则是跟一同找工的大哥大姐闲话家常。只要有人询问来这找什么工作,工人大多回应,“啥都干,有啥活,干啥活”。

  等待招工的女士表示,她过去曾做过快递物流、保洁(打扫卫生),但因为保洁得自带工具,有时也要求要有经验或经过培训,因此不太会找保洁工作。

  她说,有时一周找不到一份工作,“因为身体不好时都不想干这些活,我不像那些大妈找个混日子的工作,每个人不一样,有人一天100块随便混”。她说,最近连假也都有人来招人,但不一定每天都有。

  随著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招工者也陆续出现,响亮的喊价声划破天际,层层加码,日薪从150元喊到180元,再上升至210元,也有仲介喊出“车间车工还管饭”、日薪200元的装修工作,试图吸引打工人。

  有分别来自甘肃跟东北的铺瓦工表示,一天若能开价到400至500元之间,才会接下工作。他们说,有些仲介会抽成,但要到附近的亦庄开发区汽车配件、电子产品等工厂工作,仍需仲介介绍才可进去工作。

  所幸的是,这名来自东北的铺瓦工,今天顺利接下日薪500元的工作。街边也有一群应征到保安工作的人员,换上制服等待上岗。

  今天是中国十一长假的第六天,也是中秋节,却有这么多人聚集在十字路口找工作,一旁有工人打趣地说,“今天人还算少的咧!”

  随著天色渐亮,在十字路口周围的仲介店陆续营业,墙上贴著各式的征人广告,工作地点大多在马驹桥、亦庄附近;工作内容包含生产汽车座椅、电子生产线等,薪水大约是一小时18元至21元之间。

  有两名年轻人走进店里,仲介热心向他们介绍,这份工作今天下班薪水马上到帐。见年轻人仍犹豫不决,仲介接著说,蔬菜也不重,但年轻人则担心冷冻库太冷。

  一名来自邯郸的女士希望可以找打扫卫生相关工作,一听到仲介在征水果包装的日结工,她说在冷冻库里“骨头跟针扎得一样痛”,连忙拒绝。

  而在离十字路口不远处,也有个由官方主导的零工市场。据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先前报道,去年5月,北京市人社局印发“北京市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马驹桥镇政府将一处废弃停车场改建成零工市场,在零工市场内摆有字幕机,公布最新招聘信息。

  另一名在十字路口等待招工的女士表示,没听过,不知道有这个信息,大部分人都在这(十字路口)找工作。

中秋节,北京马驹桥打工人依然为生计奔波

图为清晨6时许,北京南六环附近的马驹桥聚集不少日结工人。

  • 最新评论
  • 衡山老道

    习近平新时代的打工人很幸福

    屏蔽
  • lary

    两块的中国,看看哪块更大些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