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谢幕!美零售巨头宣布:关闭全美门店
美国零售业又一熟悉的名字消失了。
美国知名连锁药房Rite Aid宣布正式关闭旗下最后一批门市,结束长达 62 年的经营历程。公司官网发布的声明简短而沉重:“所有门市现已关闭。感谢顾客多年来的支持。”
随着公告发布,Rite Aid 的官网也被清空,只保留几个链接,帮助顾客转移处方与查找附近的替代药房。一个陪伴几代美国人度过日常的品牌,就此谢幕。
Rite Aid 在过去十年中一直陷入经营危机。公司早在2023年就首次申请《破产法》第 11
章保护,当时仅一年就亏损7.5
亿美元。尽管随后勉强脱离破产程序,但依然背负25亿美元债务,业务难以为继。
到了2025 年 5 月,Rite Aid不得不再度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执行长马特·施罗德(Matt
Schroeder)坦言,公司面对的困境已无法逆转:“零售药房和医疗保健环境正在急剧恶化,我们再也无力支撑。”
破产重组计划中,Rite Aid 关闭了剩余的89家门市,并出售旗下药房资产与客户处方数据。根据 5
月份公布的文件,这些门市和药房服务已陆续转移至CVS
Health、Walgreens、Kroger、Albertsons 与 Giant
Eagle?等竞争对手手中。
Rite Aid 的故事是美国零售药房行业变迁的缩影。
公司创立于1962
年,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Scranton),最初只是社区药局。凭借快速扩张策略,它在1980至199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全美门市一度超过5000
家,员工达4.5 万人,其中包括6100名药剂师。
在那个年代,Rite Aid 与
CVS、Walgreens并称“三大药房”,几乎遍布美国每一个中型城市的街角。对许多美国人而言,Rite Aid
不仅是取药的地方,更是购买生活用品、保健品乃至节日礼品的社区据点。
然而,步入2000年后,公司开始走下坡路。错误的并购、激烈的价格战以及线上零售冲击,让它长期亏损。
2007 年,Rite Aid 斥资 32 亿美元收购 Brooks 和 Eckerd
药房,结果债务暴增、整合失败。
2015 年后,亚马逊、沃尔玛等巨头入局药品配送业务,线上竞争加速。
疫情期间,公司药品销售量虽短暂上升,但高昂运营成本和法律诉讼抵消了所有收益。
此外,Rite Aid
还因阿片类止痛药分销诉讼被多州检方起诉,被指“疏于监管,助长成瘾危机”,为此支付了巨额和解金。这些诉讼直接压垮了公司最后的现金流。
如今,美国药房行业格局重新洗牌。CVS 与 Walgreens 成为主导力量,Kroger、Walmart
等超市连锁加紧扩张,而亚马逊药房也正在抢占线上处方市场。
对顾客而言,Rite Aid
的倒闭意味着少了一个熟悉的选择;但对整个行业而言,它的消亡几乎是必然的结果。传统连锁药房的盈利模式依赖高租金门市、复杂保险系统和低毛利处方,在线上化和医保改革的冲击下,已难以为继。
Rite Aid
的结束,也象征着美国药房从“街角便利”向“数字化医疗服务平台”的转型。CVS已将重点转向线上药房与诊所服务,而亚马逊的药品订购平台也在快速成长。
从1962年到2025年,Rite
Aid陪伴美国人走过六十余年。从社区药局到全国连锁,再到破产清仓,它的兴衰既是一个企业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注脚。当昔日的蓝白招牌从街头彻底消失,人们也许会怀念那种走进药房、与药剂师打招呼的熟悉感——但现实是,一个传统零售时代,已经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