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 印度在4个方面已经领先于中国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4.187万亿美元,领先于日本的4.18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印度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其国内年轻化的人口结构。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印度目前的平均年龄不到29岁,而中国则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平均年龄已经接近39岁。
这意味着印度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拥有持续增长的劳动力资源,能够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但是,人口是资源,同时也是包袱。
关键要看国家有没有这个能力去把年轻筹码变成发展红利。就目前来看,印度还在摸索当中,距离爆发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潜力确实存在。
从经济增长率来看,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增速保持在6-7%之间,超过了中国同期的增长水平。这样持续的高速增长让印度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得到提升。
虽然印度2025年的GDP总量大概是4.2万亿美元,与中国同期的19万亿美元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已经与中国2008年4.6万亿美元的规模相差不差了。
这也意味着从增长曲线上来看,印度正处在经济起飞的关键时期。
然而,印度还需要在供应链、制造业和投资效率上进一步提升,才能真正地缩小与中国的差距。
现在的印度,服务业是主角,尤其是IT外包和金融服务,增长快、利润高、看上去很现代。班加罗尔被称为亚洲硅谷,外包业务全球第一。
在互联网经济领域,印度的统一支付接口发展迅速,用户已超10亿,虽然整体的生态体系还是不如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完善,但增长速度也非常可观。
目前,印度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资金投入上仍落后于中国。不过,在IT服务和软件出口领域,印度确实已经建立起了全球竞争力。
此外,印度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最近这几年的风头尤其猛,GDP冲上了全球第五,人口成了世界第一,外交上动作频频,连美欧都频频示好。
印度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不过,因为有人指出,印度冒头确实是挺快,但是基建却有点跟不上。
但是不得不承认,印度目前的确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
那印度的前途就全是利好吗?不,印度面临的难题还不少。
基础设施不足就是制约印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今天的印度,电力供应还是不稳定,高速公路密度远低于中国当年水平,制造业想扩产,也先得问问断电什么时候来。
制造业占比低则是另一个突出问题。现在的印度,制造业只占GDP的15%左右,连20都不到。而2008年的中国,早就是世界工厂了,制造业占GDP比重接近30%。
此外,印度科研投入不足也限制了其长期的竞争力。2025年的印度,科研占GDP比重不到1%,而中国2008年已超过1.4%,如今更是突破了2.6%。
从综合实力角度来分析,2025年的印度就大约相当于中国2008年的水平。
经济规模相近,但是军事稍弱,类似中国的2005-2010年,科技也略滞后,类似中国的2010年。
图| 英国首相斯塔默会见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
其实印度也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因此开始向中国学习发展经验。
印度智库国家转型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一份报告,分析了中国相关计划在引领技术创新和突破方面取得的成功,并列举了可供印度借鉴的六大战略经验。
其中包括了规划战略重点行业的商业发展路线、大幅增强研发投入、整合创新生态系统、相关计划的落实和评测、政策的连续性和长远性以及严格的问责制度。
该报告总结道,中国的相关计划在打造大型工业部门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且成功创造了反向依赖,即让世界依赖中国的生产。
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要说的是,这次的对比并不是为了分出高下,而是要让我们看清楚目前的局势,而且一个国家的崛起不是靠一两个亮点,而且要靠一整套的系统。
至于印度能不能像中国一样,在未来十年内完成质的改变,还是得看它接下来怎么补课了。
参考资料:
1.《印度国家转型委:中国六大战略经验值得学》2025-09-24 06:49 | 来源:环球网
2.《美签证新规颠覆印度IT行业?莫迪:对外国依赖是印度“最大的敌人”》2025-09-24 07:18 | 来源:中国青年网
3.《印度官方称已超日本成第四大经济体,果真?》2025-05-27 11:42 | 来源:观察者网
4.《美媒:印度芯片制造前路漫漫》2025-09-26 17:10 | 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