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豪门狗血剧:温哥华富二代骗走家里$520万
要说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有时候真不如现实精彩。最近在BC省高等法院上演了一出“现实版豪门恩怨”,简直让人一边看判决书一边想吃爆米花:一个儿子把父母和哥哥告上法庭,结果没赢到一毛钱,反倒被判赔自己爸妈520万加币!
没错,五百多万加币,就算在寸土寸金的温哥华,也是一套豪宅的价格了。
这桩官司的主角是Randeep Nijjar,朋友都叫他“Nick”。他状告自己的爸爸Bob、妈妈Raji,还有哥哥Raj,理由是——家族企业分红不公平,他没拿到应得的那份。
家族企业?还是“一厢情愿”
Nick在法庭上搬出一个他自创的说法——所谓的“Nijjar家族企业”。在他的版本里,全家人早就有个口头协议,几十个公司、上百套房产、无数酒店,全都算在这个“家族大盘子”里。
但问题来了,证据呢?法官翻了整整184页的判决书,950段内容,愣是没在里面找到这个所谓“神秘协议”的影子。更离谱的是,Nick在开庭过程中还不停改口,今天说协议A,明天说协议B,到了后面干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示意图,图文无关)
法官看不下去了,直接点评:“Nick可能觉得父母有钱就该一直给他打钱,可能觉得哥哥有的他也该有,但这些都只是‘想当然’。你想要财富继承权,请先拿出证据。”一句话,瞬间把Nick的幻想戳破。
父母反击战:儿子啊,你才是那个欠钱的人
戏剧性的一幕来了,Nick虽然没告赢,反而被爸妈顺势打了个反诉。理由很简单:这孩子多年来在几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里,拿着爸妈出的钱,却一再违约,最后把钱转进了自己口袋。
(示意图,图文无关)
比如,2007年的“Knight街项目”。当时Nick大学毕业两年,还啃老住在家里,父母一心想“让孩子独立”,就帮他买了两栋相邻的房子,让他当开发商练手。
本来约定好利润三七分:爸妈七,儿子三。结果呢?开发他没弄好,还拉别人来收拾烂摊子。最后房子卖掉了,Nick居然自己吞掉了一半收益,爸妈一分钱没见到。
再来看2014年的“East 21街项目”和2015年的“Dunbar项目”。套路差不多:爸妈出钱,Nick负责开发。
结果East 21街的地,Nick转手就卖了,还偷偷把钱拿去买别的房产,居然还告诉爸爸说“这是公司买的”。
(示意图,图文无关)
至于Dunbar,他虽然建了,但过程里挪用了超过160万加币,还没还父母的钱,最后又直接转走了190万加币进自己公司。
一句话总结:这不是合作开发,这是儿子拿爸妈当“提款机”。
现实版“豪门狗血剧”
从头到尾,Nick在法庭上的表现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他一会儿纠结公司文件,一会儿编阴谋论,说全世界都在设计陷害他。法官直接无情吐槽:“这不是一场关于公司文书管理的官司。”翻译过来就是:别再整这些幺蛾子了,证据才是硬道理。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所有Nick的诉求——包括分红、赔偿、返还、追踪资产等等,全!部!驳!回!相反,他还得乖乖掏钱,把爸妈的520万还上。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电视剧都没这么精彩?本来一个父母望子成龙、拼命给机会的故事,硬生生被演成“儿子告父母,最后赔大钱”的大翻车现场。
不管怎么说,这起案件给我们提了个醒:所谓的“家族协议”,没白纸黑字写下来,法官可不会认。
吃瓜群众只想感叹一句:豪门不好当,家产更不是谁都能分。至于Nick?接下来可能要先考虑怎么还这520万,再想怎么继续“创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