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魔可交,赫敏不可交

关尔东 2025-10-02 11:22+-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老师自2020年以来遭遇了很严重的网暴,涉及死亡、强奸和酷刑威胁,导致罗琳不得不搬离了之前在英国的家。

  罗琳的遭遇是因为说过这样的话,“没有做变性手术之前、认为自己是女性的生理男性不应该进入女厕所”。

  其实这是一个很温和很理性的意见,作为性少数派,拥有男性身体的人,可以认为自己是个女性,但是到了公共场合,尤其是公共卫生间、更衣室、监狱这样的地方,你不能跟拥有女性身体的人共同出现。因为当你露出男性特征的器官的时候,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女性是一种威胁。

  孔子说,“子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子所欲,一样不能强施于人,尤其是在涉及公共性的问题上。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声音,在极端女权主义者看来,也是一种歧视和不友好。互联网的繁荣,让极端者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注视和发言机会。在昨日的世界里,一个人想要发声,要有很多的门槛,比如出书,在报纸上写一篇文章,或是上电视台。但是在网络世界,谁裹挟了情绪,谁就持有话筒。

640 (7).webp

  以赫敏扮演者为代表的艾玛,在2020年,自己的贵人罗琳老师遭遇网暴最严重的时候,落井下石,在一次晚会上公开说,“我支持所有的女巫,除了一个”。她选择了她的“阵营”,的确,在那个时候,年轻人比较赞赏这样的态度。

  不仅是艾玛,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罗恩的扮演者鲁伯特都因为此事背刺过罗琳。

  讽刺的是,最近艾玛发觉风向不对,大概是感觉自己的商业价值受损了,又反过来要去跟罗琳和好,说她依然爱着罗琳老师,希望罗琳不会cancel她,即便自己在2020年的时候曾经反对过罗琳。

  罗琳回复了封长信,大意是,尊重艾玛的表达,自己也是看着她从小长大的。但是当罗琳在遭遇网暴的时候,艾玛竟然落井下石,这个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罗琳写道,艾玛没有经历过穷困的生活,她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因为艾玛根本不会经历需要跟陌生男性同处更衣室、病房、厕所甚至监狱的情况。艾玛这次求和解,是典型的既要又要。

  有趣的是,反倒是伏地魔的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那些对罗琳的辱骂是“令人作呕的,糟透了”。在《独立报》针对罗琳言论事件的采访时,拉尔夫赞美了罗琳的才华。

  面对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伏地魔这样的反派,反倒是更接近于一个厚道的人,这可能是跟年龄有关,更为本质的,却是跟教养相关。你可以不同意贵人的观点,但是绝对不能做落井下石的事情。倘若你这样干了,事后就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别人没有义务会因为你的任何行为都爱你、迁就你。

640 (8).webp

  这不禁让我去想,自由温和派和他们的反对者都是些什么人。

  罗琳老师曾经是个单亲妈妈,一度生活十分困窘,带着自己的孩子,码字为生,据说有天在伦敦车站,想到有没有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这个问题,激发了写《哈利波特》的兴趣,到后面,才有艾玛这样的演员走进了众人的视线。说的直接点,没有罗琳,他们根本啥也不是。

  自由温和派,大多都有过比较艰辛的生活,知道底层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知道现实世界的变化绝对不能搞一刀切的东西,不能把事情做绝了,否则这个代价是无可估量的。

  而那些涉世未深,欠缺教养,匆匆暴得大名,赚了许多钱的年轻演员,他们哪里知道这个现实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他们从小就被照顾的很好。极端女权起来了,他们就要忙不迭地取悦这种强势的声音,以获取更多的“奖赏”。艾玛他们真的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吗,这个我很怀疑。

  查理柯克被暗杀之后,罗琳也为柯克说话。这未必证明罗琳完全赞同柯克的观点,而是作为一个温和主张的写作者,即便柯克说的不对,我们也不应该剥夺他说话的权利,否则有天这种权利,你也将被剥夺。顺便一提,我为柯克发声的那篇文章,也遭遇了很多老读者的批评甚至取关,他们讨厌柯克。但是我还是那个看法,我很喜欢的那种平和的交流方式,而这个东西,如今实在是太欠缺了。

  我们都可以有各自的理想和立场,但是代价却要自己承担,不能把代价推给别人,尤其是自己的恩人,好处却留给自己,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里面,都不值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