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成烫手山芋 银行追讨催生“新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8:08+-

  中国许多消费者从银行取得消费贷的资金后,刚高兴了几天,就因银行追讨消费发票而开始焦虑,“香馍馍”顿时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在众多消费者为取得消费凭证而犯难之际,包开发票的灰色产业链悄然而生。

  近日,不少消费贷的客户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帖抱怨,拿到消费贷的资金没多久,就收到银行通知,要求在规定的日期内向银行提供使用贷款资金的消费凭证,如果不及时上传凭证,银行将要求客户提前还款,或采取冻结其贷款额度、收取罚息等措施。

  在网络社群中,讨论“消费贷发票”、“消费凭证缺失”或“补凭证”之类的话题热度持续升温。消费贷引发的消费凭证的焦虑正在消费者当中蔓延。

  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前几天在银行申请消费贷拿到了10万元,不料钱刚到手不到三天就收到银行短信讨要消费发票。这位网友质疑:“钱还在帐户里,难道要现在去买家电开票?”

  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也有类似的反映,称自己近期也接到通知,被告知“未提交有效凭证或审核未通过的客户,需在指定日期前结清贷款”,否则将影响个人的诚信。

  有网友发帖吐槽,当初在申办消费贷时,金融机构并没有明确限制消费方式,现在却被要求“每笔消费都要凭证”,让人很是焦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购物时都不好开发票。

  在网民的讨论当中可看到,不少消费贷的贷款人因“凭证缺失”陷入了两难的处境:如果为拼凑消费凭证而被迫购买一些非必要商品,可能会导致自己的负债增加;但如果不能按照银行要求及时上传消费凭证,就可能被“抽贷”,或被冻结贷款额度,面临资金被收回的风险。

  有城商行人士受访时告诉陆媒,不同银行要求的消费凭证形式、审核侧重点也不同,部分客户困惑于执行标准不一。通常银行会要求客户提供增值税发票,但是也有银行的现金贷、现金分期机打票就可以通过,严一点的银行则要求提供消费的收据和产品图。

  就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贷的贷款人为消费凭据大为焦虑的同时,经营“发票生意”的灰色产业链越来越活跃。“消费凭证其实很简单”之类的引流广告在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在电商平台也有许多商品许诺可以为客户代开消费凭证。

  据陆媒披露,当媒体记者以消费贷客户身分向某中介谘询消费凭证代开事宜时,对方声称可以开具电子发票,“包银行审核通过,收你0.5个点”。

  对方接著询问了客户的借款用途,并表示可以按照相关消费场景来开票,如果日常消费占大头,则可按照“综合消费”的内容来开票。

  这类“业务”通常会收取贷款金额0.5%的手续费。客户需需要先支付相关费用的一半,待开好发票后再付尾款。

  对于为什么中介能“包过审”的问题,一位城商行风控部负责人对媒体表示:银行仅通过税务系统核验发票真伪,难以追踪消费场景真实性。中介就可以利用篡改发票备注的漏洞,或使用汇总开票的方式,绕过单笔消费对应的要求。

消费贷成烫手山芋  银行追讨催生“新产业”

(示意图)

  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下,中国网友讨论得很热烈:“中介收0.5,相当于利率提升了。”“银行从来不会雪中送炭!”

  有安徽网友写道:“这就是底层民众的现状,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是被套著一根绳子,谁想拉就拉一下。”

  有湖南网友评论说:“以后社会乱的导火索,绝对是负债,没有之一。”

  一位广东网友的留言一针见血:“被银行追?穿透过去是被人民政府中的金监追,找国家去吧,一切都是他们在折腾。”

  • 最新评论
  • sdsd

    婚姻记录调查,人物轨迹车辆轨迹调查,手机实时定位,个人全家身份信息调查,医疗记录调查,公司调查,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手机轨迹调查,网络账号查人,手机监控,个人资产调查,出入境记录调查,寻亲找人,通话记录调查,目前住址调查,犯罪记录调查,飞机火车乘坐信息调查,微信好友获取,开房记录查询,网逃通缉调查……(基本一切可查,可验证真实性)更多业务请咨询微信:dcu2013

    屏蔽
  • lary

    不要把老百姓当傻逼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