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出事了… 北京绝密曝光!
1、真出事了… 北京绝密曝光!
一批新近泄露的机密文件显示,俄罗斯正帮助中共准备入侵台湾。这些文件据称长达800页,由被称作“Black Moon”的黑客或泄密组织披露,并由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进行了初步核查与分析。文件显示,莫斯科同意为中共一个空降营提供装备和训练,并分享空投装甲车辆的技术与作战经验,这将显著增强中共在台海的作战能力。
根据中俄秘密协议协议,2024年10月,俄罗斯同意向中共空军出售37辆BMD-4M轻型两栖战车、11门Sprut-SDM1自行反坦克炮,以及11辆BTR-MDM空降装甲运兵车,总价值约5.84亿美元。协议还包括特种降落伞系统和指挥观测车。俄罗斯专家将在境内及中国境内培训中共伞兵,内容涵盖装备使用和先进指挥系统操作。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已独立核实这些文件,并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这些装备和培训将让中共具备“扩展的空中机动能力”,为其在台湾、菲律宾及其他岛屿国家提供进攻选项。研究所陆战研究员杰克.沃特林表示,这些协议凸显俄罗斯已成为中共的助力者,在未来的台海战争中,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和国防工业,可能成为习近平的“战略后盾”。
中央社指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共自俄罗斯引进“远航”(Dal'nolyot)特种降落伞系统。 “远航”由俄罗斯国营企业“俄罗斯技术集团”开发,标榜是全球第一个能自海拔高度1万米以上的大气平流层投放人员实施远距滑翔的降落伞系统。目前,“远航”已可在飞机飞行时速达350公里的情况下,人员自1万米高空跳伞后滑翔超过80公里,并准确抵达目标落地点。另一个更先进的系统Rostec“双人-400”则允许部队以一名作战人员搭配一名非作战人员的方式,自1万米高空跳伞,这两个系统皆讲求“匿踪”能力,即不易被侦测。曾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幕僚的丹尼柳克分析,解放军可先利用“远航”及其他空降系统渗透台湾境内,为后续的侵略行动铺路,而一旦中共在台湾境内有“内应”,或者台湾出现政治或军事指挥协调系统瘫痪失灵、社会极度分裂等情况,中共势必会试图善加利用。
文件显示,至少在2023和2024年期间,俄中曾就中方采购俄罗斯开发的空降和两栖作战装备及人员训练,在中、俄召开数次会议,出席者包含中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空军以及多家军工国企,俄方则有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总局、多家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根据文件,中方拟向俄方采购空降战车、空降反战车自走炮、多功能空降装甲运输车以及数台侦察车和指挥车。北京曾向俄方表达改装和性能升级需求,并希望俄方能“提前交货”。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要求,除了既有的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自俄方采购的空降战车、自走炮、装甲运输车、侦察指挥车以及降落伞系统都必须安装“北斗”卫星导航接受器。此外,根据文件,俄罗斯将协助中国,于中国境内成立相关俄系军备的维修养护中心,并向中方移转科技和技术。
虽然习近平当局至今没有公开向俄罗斯大规模提供军备,但双方不断强调安全伙伴关系。过去一年,习近平与普京多次出席对方阅兵。2024年,两国举行14次联合军演,几乎是十年前的两倍。上周,中共军方还出席了俄白“西方-2025”军演,分析指出,中俄合作的最直接目标就是台湾。台湾也在密切关注这一最新动态,一名台湾安全官员透露,已追踪到俄罗斯向中共提供伞兵指挥系统,并强调台湾军方已做好应对。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主任苏紫云指出,中共过去在大规模投送部队和后勤维持上存在不足,如果获得俄罗斯技术,将给台湾反登陆防御带来更大挑战。此前就有报道,习近平要求军队在2027年前具备夺台能力。法广分析指出,尽管国际间持续有意见认为,可通过利用俄中之间的矛盾“拉拢”俄罗斯、分化俄中,以加强对北京施压,但最新外流的秘密协议表明,普京不仅正协助习近平提升符合夺岛作战需求的空降特种作战能力,也可能试图通过缩短共军取得相关能力的时程,诱使习近平对台湾“及早”出手,以进一步分化西方对乌克兰战场和欧洲情势的投入,并借机削弱中共的实力。
2、杨兰兰案二次提讯拒不答辩 检方新增指控
引发全球华人社群高度关注的悉尼华裔女子杨兰兰(Lanlan Yang,音译)驾驶劳斯莱斯发生严重车祸一案,于2025年9月26日上午在悉尼唐宁中心地方法院进行了第二次提讯。被告杨兰兰此次并未通过视讯出庭,而是由其律师代表。庭上,杨兰兰方面未对任何指控做出答辩,法庭批准将案件延期三周。与此同时,检方在庭上提出了一项新的备选指控,为案件的后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
在9月26日上午的提讯中,杨兰兰的西人出庭律师约翰‧科恩亲自到庭。他向法庭表示,自己在9月23日才与杨兰兰进行会议,需要更多时间来准备答辩,因此请求将案件休庭三周。代理副注册官批准了这一请求,将案件延期至10月17日再审。尽管法庭的代理副注册官批准了延期请求,但明确告知律师,杨兰兰必须在下一次提讯时做出认罪或不认罪的答辩。科恩律师透露,法庭已批准杨兰兰无需亲自出席本次提讯。案件将于10月再次开庭。
关于杨兰兰的保释条件,《卫报》报道称,杨兰兰目前的保释条件是每周向警局报到一次。提讯过程中,杨兰兰的律师还尝试为其修改保释条件,希望将每周向警局报到的次数从三次减少到一次。然而,代理副注册官当庭回应,她并非地方法官,无权批准变更保释条件,相关请求必须通过正式申请才能被考虑。因此,杨兰兰目前的保释条件维持不变,包括:交出护照、遵守宵禁令、禁止驾驶任何车辆。
据报道,本次提讯最关键的进展在于指控的变化,法庭确认,最初针对杨兰兰的“以不当行为造成人身伤害”的指控现已被撤销。与此同时,检方新增了一项备选指控——“疏忽驾驶致人重伤”。此举被视为检方的策略性部署,即如果情节更严重的主要指控“危险驾驶致严重伤人”因证据等原因难以成立,法庭仍可考虑这项较轻的罪名。因此,杨兰兰目前面临的四项指控更新为:危险驾驶致人重伤、疏忽驾驶致人重伤、拒绝或未能接受酒精呼气测试、未向警方提供个人信息。根据新州法律,主要指控“危险驾驶致严重伤人”最高可判处7年监禁,而备选指控“疏忽驾驶致人重伤”初犯最高刑期为9个月监禁。
由于杨兰兰的豪车及其神秘背景,此案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媒体和公众的目光,尤其是在华人社区。在8月的首次提讯时,曾有近百名华人民众在法庭外排队围观。尽管第二次提讯不像首次那样人潮汹涌,但法庭内三十多个旁听席依然座无虚席,其中约八成是华人面孔,显示出华人社区对此案的持续关注。
3、借助高科技 美新创公司挑战中共稀土霸权
美国新创公司Niron Magnetics正尝试不使用稀土元素来制造磁铁,以协助美国避开北京对这些关键矿物的支配。一旦成功,将实现一次创举。目前,已获得车厂Stellantis和通用汽车资助的Niron,正在明尼苏达州兴建一座年产能1,500公吨的工厂,据称可满足美国的3%磁铁需求。
金融时报报道,Niron的技术得益于共同创办人王建平的研究,在明尼苏达大学担任教授的王建平发现,磁性物质氮化铁的磁性比其他磁性物质要强大18%;氮和铁分别是大气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磁铁传统上仰赖钕、铽和镨等稀土做为磁性物质,但北京对这些元素供应的主宰,已成为业界和华盛顿的焦虑来源。磁铁的主要制造商大多集中在中共国内,日立等日企也占有一席之地。不过,外界仍质疑Niron其不含稀土的磁铁设计,是否管用。业内专家表示,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磁铁,因为铁和氮蕴藏丰沛且成本低”,但我们尚未从Niron获得任何数据,这令人感到挫折,无法做出100%准确的评估”。也有表示,虽然Niron迈向商业化是好预兆,但其产品的终端运用尚未确定。
据悉,Niron已从Stellantis、通用创投子公司、Volvo和三星电子等多家巨头获得1.5亿美元资金,并在今年1月获得美能源部和财政部5,220万美元的租税减免,还有2022年从能源部研发署取得的1,750万美元。眼下,全球磁铁需求正在飙增,预估2030年将短缺55,000万吨。Stellantis北美技术中心主管Mark Champine表示:“永久磁铁存在于所有驱动现代世界的装置里。Niron正在满足这个紧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