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要热闹了!东北被俄国人视为第二故乡
2025年9月15日,中俄免签了,俄罗斯的百姓前往东方,无需签证,即可待上一阵子。目前的政策是,每次停留在30天之内。
这也算是巨大的利好了,至少对很多俄罗斯人来说,这绝对是一项福利。你想啊,为啥海南有那么多东北人?快要冬天了,今年冬天,海南可能不只是有那么多东北人了,估计还会有大量俄罗斯人。
毕竟俄罗斯那地方,天寒地冻的土地居多,能到南方温暖的地方过冬,他们肯定不会受罪在当地熬着。过去没这个机会,现在这不是送机会来了吗?当然了,前提是你兜里得有足够的票子。
东北会成为俄罗斯人旅游的首选
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哪怕是在免签之前,其实也有不少外东北的俄罗斯人,跨过黑龙江,他们称之为阿穆尔河,来到东北,感受东北当地的风土人情。
尤其是东北感人的物价,也让俄罗斯人流连忘返。不少人开玩笑说,这些俄国人起个大早到东北来吃个早饭,再回去上班。
毕竟东北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紧挨着,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得很一般,和东北完全没法比。再加上他们在远东压根就没多少人,最大的城市海参崴也只有60万人左右。
所以说,远东的俄罗斯人在自家的地盘上,很难感受到人间烟火味,尤其是朴实无华的人间烟火味。
为此,前往东北消费生活,就成了当地俄罗斯人的一种常态。
如今免签以后,这种情况会更多。双方有4300公里左右的边境线是接壤的,但绝大多数都在东北地区。所以俄罗斯人来东方,最方便的地方,自然是东北。
而且,历史上俄罗斯人也多次来到过东北。
比如说1896年开始,他们就曾经在东北修过铁路,也就是中东铁路。到了1900年,曾经有17万俄军,攻占过东北,而且统治了这里5年之久。
哈尔滨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当时俄国士兵远征千里之外,他们十分思念故乡。为此,俄国人特地建立了这座索菲亚大教堂,以此安慰士兵们的思乡之情。其实这原本就是一座随军教堂。
除此以外,东北还有很多俄罗斯特色的建筑。比如说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满洲里的套娃景区和酒店,满洲里博物馆,中苏金街等等。所以即便是俄罗斯人来到异国他乡,都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历史上,有好几批俄国人留在了东方
提及俄罗斯人和东北的历史往事,其实是带着很多血泪的。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北方这位邻居,在欺负南边。
俄罗斯人第一次大批量来到东北,是在1896年。
这一年,沙俄和清朝签订了《中俄密约》,其实就是结成了盟友,沙俄帮助清朝对付日本,但是清朝也要把在东北修铁路的权利,交给沙俄。
双方一拍即合,大批俄罗斯人就这么借着修铁路的机会,来到了东北。
那时候中东铁路需要修建很多车站,每个车站,都被俄国人修建在了郊区。为什么?因为他们要在每个车站附近圈一大块地,建立俄族村。
在未来,围绕火车站建立的俄族村,就会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市区。那么俄族人抢占先机,先在这里定居下来,将来也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
1897年年底,沙俄又强占了旅顺和大连,一个变成了他们的军事基地,一个变成了他们的对外贸易港。
1900年,沙俄直接出兵17万,占领了整个东北,当时东北包括了呼伦贝尔地区,所以足足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么被沙俄给占了。
此后5年时间里,沙俄一直都是东北的实际统治者。一直到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后,才骂骂咧咧地退出了东北。即便如此,依旧有一批俄族人留在了东北。此外中东铁路主干线,依旧在沙俄手里。
1917年,沙俄覆灭这一年,大量俄国贵族,来到东北定居。
这一年沙皇退位了,大量沙俄贵族受不了俄国内部的各种纷争,开始拖家带口外逃。其中一部分人去了欧美,但同样有一批贵族,来到了东北。
为啥?因为东北北部,在沙俄的影响之下,已经有很浓厚的俄罗斯文化风格了。这些俄国贵族来到这里,就跟回家一样,没啥区别。他们尤其钟情于哈尔滨,视其为第二故乡。
苏联时期,和东方有过一段蜜月期,为此,苏联曾很大程度扶持东方的工业发展。而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自然成了苏联人扎堆的地方。说是苏联人,其实大部分都是俄族人。所以这是俄族人第三次大规模来到东方定居。
虽然后来双方交恶了,专家们也撤走了,但依旧还是有一部分俄族人是留在了东方定居生活,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和新疆等北方地区。
跨国乡愁?肯定是有,但是不多
目前东方有1.6万俄族人,这些人的祖先们来自北方的俄罗斯。所以他们如果对祖先的故国有感情,自然会趁此机会,到祖先们生活过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但毕竟人数有限,所以这种跨国乡愁,其实没有什么代表意义。更何况还有不少人,其实已经和当地人结合,属于混血状态,他们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东方人,甚至不会关心自己祖上的情况。
当然了,还有一批热爱俄国的人,也就是精神俄国人,也会把这次免签当成回老家看看的机会。
俄罗斯那边,也有一些跨国乡愁产生。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至少有194个民族,除了俄罗斯族外,大量民族都来自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
众多民族中,其实有不少是发源于蒙古的,比如说图瓦人、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雅库特人等等。这些人如果有条件,肯定想要回东方来看看,到内蒙、新疆和东北走一走。感受一下先辈们生活过的足迹。
即便是俄罗斯族人,其实也有来东方的理由。比如说他们的祖辈如果是参与了庚子俄难,那他们的祖辈在东北至少生活了5年时间。
如果再算上来东北修铁路的,在东北击退关东军的,逃到东北避难的等等,那就更多了。
但这些人和各自国家的总人口比起来,那就是毛毛雨了。所以说所谓的跨国乡愁,肯定是有,但肯定不多。
对战争的影响如何
俄罗斯是一个处于战争中的国家,对这样的国家实行免签,肯定是要比较谨慎的。但既然已经成了既定事实,那么只能坦然接受了。
其实这对东的影响是不大的,毕竟他们有钱人跑过来消费,反而可以加大东方市场的繁荣。反倒是对俄罗斯本身的影响,或许比较大。
为啥?因为俄罗斯在不断征兵,而且是按照区域来征兵的,很多中产阶级家的孩子,想要合理合法地避开这事儿,或许到东方来消费,就是一个机会。等到他们回去以后,他们当地的征兵力度或许就没那么大了,那么一切就在可谈范围内了。
但这对战争来说,或许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你给这些人开了绿灯,那么对穷苦人家的孩子公平吗?他们如果得到这个消息,还能在前线拼死作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