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硬表态!要求“三思而后行”
墨西哥政府宣布计划大幅调升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整车进口关税至50%,引发北京强烈反弹。受访专家指出,这不仅是经贸议题,更是地缘与安全权衡的结果,国家安全考量绝对是凌驾于经济利益。其它国家或效仿墨西哥,北京的报复筹码有限。
关税计划及冲击面:汽车产业最受影响
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Marcelo Ebrard)9月10日表示,政府计划将自亚洲进口的整车关税自约20%上调至最高50%,仍需国会批准,若通过将于30天后生效。
他说:“没有一定水平的保护,几乎不可能竞争。”这项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范,目标是保护就业,应对中国汽车低价涌入。
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 Pardo)表示,新关税既是为本土制造“筑起护栏”,也能缓解美国川普政府对墨西哥出口品加征关税的压力。汽车制造占墨西哥制造业产值23%。
前墨西哥驻华大使豪尔赫‧瓜哈多(Jorge Guajardo)向CNBC表示,汽车产业是墨国最大的雇主,即便调升中国产品的关税至50%,仍低于俄罗斯对中国汽车征收的60%;巴西则在7月宣布对电动车进口征收35%的关税。
“我尚未见到中国对俄罗斯或巴西提出‘胁迫’指控。”他推测,这代表中方默认全球并无意愿消化中国的过剩产能。
台湾国防大学政战学院前院长余宗基向记者表示,墨西哥此次大幅调涨关税除了安抚美国,也是向北京表明“没有其它的选择”。
北京强硬表态:要求“三思而后行”
中共商务部9月11日发布声明,对墨西哥计划提高汽车关税表示“强烈关切”,呼吁墨西哥当局谨慎,“三思而后行”,并警告“中国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同日也声称:“坚决反对(墨国)在他人胁迫下对华设限。”
据CNBC报道,北京在与美国持续的贸易紧张中,考虑的反制选项可能包括限制生产汽车与先进技术所需的关键矿物出口。
墨西哥“靠近美国”的战略现实
多家外媒报道,墨西哥的加税计划与美国施压密切相关。墨西哥受惠于《美墨加协定》(USMCA)的免关税待遇,但该协定对汽车“区域含量”的要求远高于前身《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促使中国车企尝试藉由在墨西哥投资与转口模式,降低进入北美市场的贸易壁垒。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陈世民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例提到,中国廉价电动车通过转口贸易,把重要零组件卖至墨西哥,重新组装后销往美国,进而排挤美国汽车市场。
“中国只是到墨西哥或加拿大设厂组装,不需要太多的劳工,所以并没有增加墨西哥的就业人口。”陈说道。
陈世民认为,墨西哥加税“是做给美国看”,一方面增加美国汽车在墨西哥的竞争力,也可减少墨中两国的贸易逆差。
中资投资墨西哥布局 或有变
倡议组织“美国繁荣联盟”(CPA)统计,2022年6月至2024年7月,超过20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与整车制造商宣布在墨西哥投资,总额超过70亿美元,但实际落地情况仍不明朗。
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BYD)尚未在墨西哥兴建外界期待的工厂。
中国乘用车协会(CPCA)今年稍早的数据显示,墨西哥一直是中国汽车出口的首要目的地。
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邱师仪对记者分析,墨西哥在关税、非法移民和毒品(芬太尼)等议题上长期受到美国压力,该国“没有能力跟美国讨价还价”,此次加征中国汽车关税“其实就是在配合川普的围中战略”。
美墨安全合作:从“金穹”到反毒战争
余宗基强调,美墨关系不仅是经贸方面的,更包含安全协作。他以美国提出的“金穹”(Golden Dome)飞弹防御系统为例,指出加拿大第一时间就要加入,说明“国家的安全事实上是会凌驾经济利益的考量”。
他进一步表示,美国川普政府正“全面发动反毒品战争”,芬太尼是“从中国进口前体,然后经过墨西哥加工然后输入美国”,美国为了铲除拉美毒枭而对委内瑞拉动武“也给墨西哥一个非常大的寒蝉效应”。
邱师仪补充,当前中俄持续对美国展开资讯战,并举例近期“美国保守派代表人物柯克(Charlie Kirk)遭枪击身亡”的事件引发大量假信息。他研判,短期内美中关系相较之前“会比较和缓”,美方重心可能转向国内治安议题。
图为2007年墨西哥当局搜寻中国公民叶真理的住所,发现在一个房间里堆了至少2.05亿美元的现金。叶真理因在墨西哥制毒及参与贩毒,在美国马里兰州被捕。(美国司法部)
其它国家或效仿 北京的报复筹码有限
余宗基还表示,北京能采取的报复手段或诱因已经大不如前,在经济放缓与全球产能争议下,对墨西哥的施压效果有限。
余宗基直言:“如果川普总统对墨西哥再提高关税,墨西哥就完蛋了。”因此墨西哥选择靠向美国,以确保国家安全与经贸利益,“你不可能经济还在从中国捞好处,然后还想跟美国维持良好的关系”。
余宗基说道,川普切断了各国“两面讨好”的选项,不只墨西哥,韩国、日本、菲律宾等都面临同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