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小姐举报了法院,再次逼公
我是不是对宗小姐有意见?
我是不是杜建英书记的水军?
后台经常有读者这么问,让我对要不要继续跟踪这起典型的家族企业传承案例产生了怀疑。
娃哈哈集团现在有三名股东,分别是上城国资、宗小姐(继承自宗庆后)和职工持股会。
老宗对职工很好,曾经设立了持股会,有上万名股东。但在2018年前,他收购了这些股份,现在持股会只有宗小姐一名股东(继承自宗庆后)。
但是,在工商登记时,宗小姐未能如愿将持股会变更为自己的姓名,因为有些职工向上城法院提起诉讼,不认可前述收购。
据说,这部分争议股份,宗庆后收回了投票权,但收益权仍归原股东。
老宗确实狡猾狡猾的。
但是,随着宗小姐击败了“守旧的旧势力和老臣子”(公开宣传语),这些“旧势力”对之前的交易反悔了。
如果老宗当年收购的仅是投票权,并由宗小姐继续,但股权能不能过户到她个人名下则存疑,毕竟会影响原股东的权益权否则,收购当年为什么不直接过户到宗庆后名下?
自去年以来,宗小姐四面出击,上城国资、老员工、三个弟弟妹妹……
当然,有人也可以说他们欺负她。而且最近她第二次接受媒体的书面采访,说农夫山泉非常值得尊敬。这话要是去年网爆时说岀来,方显大气。如今农夫山泉业绩暴涨,只能说今夕何夕,莫名其妙。
从棋面上看,现在国资是集团公司第一大股东,但个人股加上职工持股会,相对大股东其实是宗小姐。
要是能将持股会的这部分股份过户到自己名下,先下手为强,“落袋为安”,无论在与国资还是弟弟妹妹的争斗中,宗小姐无疑将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因此,对于上城法院超过法定时限至今未开庭,她有意见是正常的。
但这样一个各级领导都一时处理不了的特大型事件,上城法院能判吗?
如果判了,将严重影响到后续处理,这个责任他们负不起。
事实上,连香港法院也只是暂时冻结那笔信托,并没有做出归属判断。
再说了,判给宗小姐,相当于让宗小姐获得先手,更有利于对付国资。意图如此直白,官方难道看不出来,听之任之?
有人说,宗小姐果然是个外国人,完全不懂国内的人情世故,在此敏感时刻,不是与官方交好,而是四处出击,到处投诉,其作派完全是个外宾。
这应该是去年击退国资的“以退为进”辞职事件激励了她,以至于现在想复制。
去年发出这封信后,她跑到美国与自己的孩子团聚,谁的电话也不接。最后是一位本省籍退休省领导打电话,才把她劝了回来。
很明显,杭州作为民企大省,有偶像包袱,不可能像有些人讲的那样,乘机收归国有,或者倒查国有资产流失。
这里有法律问题,更有政治问题。不懂政治的,无法理解这起事件。至于那些网上高喊“打小三”的,不但上不了桌,就连挤在门外鼓噪的也可能走错了门。
格局这么大,她应该是看出了官方的政治难题,吃定了对方投鼠忌器,因此采取了川普式的“极限施压”。
可惜,在三个弟弟妹妹身上,她失算了,演变了成了公开“弑父”。
但在官方这里,去年“以退为进”逼退国资,她成功了。
且在公开宣传中,这桩辉煌战绩赫然在列。
公允地说,让官方灰头土脸服输,这种处理官方关系的方式本来就很罕见。杀人诛心,就更不国情了。
在本国,赢官方极难。哪怕侥幸赢了,不但不值得大肆宣扬,而应尽量低调、尽快修补关系,否则很快就会成为不幸事件,所谓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依理说,同样的事件,第一次是喜剧,第二次是悲剧。宗庆后的“神迹”难以复制,去年宗小姐的“奇迹”,亦难再现。
她可能有我无法想像的智慧和底气吧。
祝她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