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还在错读大罢免
台湾民主运动史上首次大罢免落幕,遭罢免国民党立委虽保住席位,立法院朝小野大结构也维持不变,但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则在朝野两大党持续震荡。 执政的民进党当局改组人事因应,幅度扩及台当局机构党及国会党团,赖清德总统也亲上火线强调以经济、民生、弱势及青年等四个优先进行施政调整。 同样位处“震央”的国民党,则沈浸在“大成功”自我催眠氛围,只见攻讦政府,毫无检讨反省; 三十一位蓝委更因人民已经不得再对其提出罢免案,相当于得到无敌星星,因而一改反罢拜票时的低姿态,蓝营磨刀霍霍,准备再掀国会之乱。 对于大罢免结果,国民党显还持续错读中,考验台湾人民的耐性。
回顾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罢免运动,肇因蓝白两党从去年二月开始一连串的毁宪乱政之举,尤其今年初提案乱砍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进而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公民团体发起的罢免连署,因而迅速推进。 蓝白立委的傲慢、咆哮嘴脸,加上两党团总召所形成的“傅黄体制”,让这次大罢免运动,从各界多不看好,到其势已不可挡。 国民党阵营为此回防,也要“以罢制罢”,但因各地伪造连署频频而遭司法侦办,泱泱大党居然沦落未有罢免案成案。 眼见政党存亡时刻,蓝营改以升高对立全面诬指赖总统主导大罢免,诉求被执政者打压,并以选战高规格卯足力量应战。 原本是破坏民主宪政的“加害者”,却摇身改扮“受害者”,利用台湾社会向来容易同情“弱者”,前倨后恭诉求基层。 部分民众为之所惑,加上不满赖政府这段时间应处内外情势作为,蓝委们侥幸逃过罢免审判。
相较于赖政府迅速调整执政团队队形、政策优先顺序,具体回应民意。 反观国民党,不见反躬自省,还以“趾高气昂”之姿,狂骂执政党。 同样上周六罢免投票结束,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五点谈话,一味归咎赖政府,未谈国民党如何兴革。 夸张的是,朱还公然要求执政者即刻释放柯文哲主席跟国民党党工。 大罢免期间,国民党诬指赖总统作司法,进行政治打压,投票已结束了,还要继续造谣打击司法。 明知牵涉伪造联署的组织性犯罪,绝无可能即刻释放。 朱黑白颠倒,又变造所谓“受害者”形象,博取政治资本。 视法律如无物,正是朱立伦之流者。 先前国民党地方党部因涉幽灵连署,党工被约谈,朱召唤支持者聚集北检前施压放人。 明明违法联署在先,却能极尽狡辩卸责,攻击司法当政治动员工具,朱正是最恶质的示范。 若司法部门因之就范,台湾还有司法独立、政治民主可言吗。
上周六罢免投票结束,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五点谈话,一味归咎赖政府,未谈国民党如何兴革。 夸张的是,朱还公然要求执政者即刻释放柯文哲主席跟国民党党工。 (资料照)
赖政府人事改组,涵盖立法机构民进党团的干部。 然而,朱立伦越俎代庖,称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留在立法院,是对不起台湾社会。 民进党立院党团如何调整战力,轮不到朱说三道四。 不过,若真要说对不起台湾社会,在大罢免期间被公民团体列入首犯的国民党团总召傅昆萁,恐更是千夫所指。 曾因炒股案等官司入狱的傅昆萁,形象争议极大。 朱助其恢复党籍同舟共固党权。 傅在过去一年半,联手白营掀起国会之乱,蓝委“傅随而行”,成了“共犯结构”。 被傅奉为“现代刘邦”的朱立伦,表面称交棒,但党内要角犹在“夭鬼假细礼”权力游戏里打转,未曾表达改革政党路线的积极主张。 在大罢免后,国民党更显反动,停止年改等反改革议案更已蠢蠢欲动。 朝野政党争取民心,已立判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