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与“狼”共舞 欧洲忧心如焚

联合早报 2025-08-14 14:41+-

美国和俄罗斯领导人在8月15日举行会晤。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会谈,曾给世界带来希望。川普总统与普京总统的会面,却让人联想到令人不安的历史,并在欧洲引发强烈担忧。26位欧盟领导人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达了这一点,声明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乌克兰及其主权的对话,不应在乌克兰缺席且战斗持续的情况下进行。

即使这次阿拉斯加会谈的东道主美国,无意让人联想到1878年、1885年的柏林会议、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或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等灾难性的列强勾结,但历史的联想仍不免自然而然地浮现。这些历史的失败都有一个共同点:一方傲慢无能,另一方则愤世嫉俗得冷酷无情。

这次会谈也已经有既定角色。在那些臭名昭著、重塑世界秩序的尝试中,短暂且虚假的外交胜利是一样的,没有包括会谈所涉及的相关方。第一次柏林会议缺少巴尔干民族代表,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几年后,殖民列强瓜分非洲大陆,至今带来痛苦后果。在慕尼黑会议上,被分割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门外等待命运的决定,开启了通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进程。波兰及中欧其他国家的代表缺席,当时美国和英国领导人将他们的国家托付给苏联领袖斯大林半个世纪。如今,雅尔塔、克里米亚以及整个乌克兰东部正成为普京与世界外交博弈的目标。我们正在观看一场游戏、一场戏剧,主角普京试图让他唯一关心的观众川普相信,他比实际更强大。

有人会说,乌克兰不配坐上世界领导人谈判的桌子,因为乌克兰的抵抗完全依赖西方的输血援助。如果是这样,我想问问,是什么让俄罗斯能持续作战?难道不是伊朗无人机、朝鲜士兵与弹药,以及中国经济支持吗?如果没有这些“氧气”,俄罗斯能在已拖延三年的前线取得进展吗?在讨论乌俄停火的阿拉斯加谈判桌上,难道不该坐着中国代表吗?或许历史学家将来会把这场冲突归入新世纪的代理战争类别——一个不是俄罗斯掌控局势,而是被操纵的时代。

2018年,特朗普(左)与普京在赫尔辛基会面。 (法新社)

2018年,川普(左)与普京在赫尔辛基会面。 (法新社)

正因如此,此次会晤将成为普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他若能让美国总统相信,俄罗斯还是一个超级大国,一个难以相处却又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可以与美国共享世界,便能继续成为核心大国;否则,俄罗斯会落入乌克兰目前的境地——成为一个真正超级大国的附庸国。

川普在争取国际认可时,希望扮演世界裁判、和平缔造者的角色。不排除他的非常规手法,会在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刚果,或柬埔寨与泰国的争端中带来持久效果。然而,美国在加沙地带的立场已经引发巨大争议。从中欧视角来看,美国作为裁判,在乌克兰对抗侵略者的防御战争中,可能忽视裁判角色必须如同判断狼与羊一样。

作者Piotr Karpinski是波兰中文翻译工作者

  • 最新评论
  • Sans2000

    我看現在最憂心如焚的還是大外宣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