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这支部队突然开进北戴河

万维读报 2025-08-11 19:15+-

1、惊爆:这支部队突然开进北戴河

原海军中校姚成最新爆料:经过一年的调整与清洗,如今中央军委的领导班子已经重组到位。作为军委副主席的张又侠,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班底,各军兵种的高层人事大致确定,军心暂时稳定。

原本,军内外曾流传一种“体面退场”方案——先让习近平交出党务,保留军委主席一段时间,给他留点面子。然而形势发展表明,习的态度异常强硬,几乎没有下台的意愿。对他而言,下台意味着丧失一切政治保护伞,甚至面临生命威胁。

张又侠并非一般的政客型将领。他出身正规军旅,当年在连长岗位曾带兵冲锋杀敌,行事杀伐果决,手段凌厉。去年,他主导逮捕了苗华、何卫东等军中要员,而这些人是习近平在军队的心腹力量。习本人明确反对,但张依然“照抓不误”。据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三中全会后,东部战区、31军以及多个“习家军”系统高层将领相继落马。

外界曾传言张又侠“心软”,但他的行动证明恰恰相反。他深知军权所在北京卫戍区直接归中央军委指挥,而非公安或特勤局。这意味着在首都核心防务上,他拥有实际控制力。

去年七月,一场中共中央全国性大会前夕,北京街头罕见地出现坦克与装甲车通过天安门的场景,显然是对外释放信号。与此同时,原本负责首都警卫任务的81军被全数调离,由82军接管首都防务。

82军的重装旅进驻昌平,196旅进驻丰台,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其他部队则分布在高碑店、石家庄、邯郸等地,构成对北京的多层包围。这种大规模调防在和平时期极为罕见。

最引人注目的动作,是82军下辖的特战旅——代号“响箭”进驻北戴河。这支部队原属北京军区,被视为中共特种作战旅的头号劲旅,常年承担反恐、特种作战与要人保护等高难度任务。规模约5000至6000人,战斗力远胜于普通武警或防暴部队。

更有传言指出,习近平的贴身卫队已经被军方派出的军人替换,而且习近平的办公室主任也被换人,很明显,习的行动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过去,北戴河的夏季安保由中央警卫局和公安部门分担,如今已被“响箭”全面取代,连山海关机场的控制权也一并收回。这意味着,一旦北戴河会议期间发生政治突变,军方将拥有直接的地面与空中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近期传出三环内将戒严半个月的消息,远超正常阅兵安保的时长。这表明,军方此举并非单纯为九三大阅兵做准备,而更像是在进行“兵谏”:以军事存在向最高领导层施压,迫使其作出政治让步。

所谓“兵谏”,并非立刻推翻领导人,而是透过军事力量的姿态,迫使对方接受条件。如果谈判破裂,下一步的行动则可能迅速升级。

从北京与北戴河的同步动作看,军方已经亮明态度:谁做总书记或总理,可以在政治局内讨论;但军委主席人选,必须获得军方的实质认可。经历了过去十年的高度集权,军方显然不愿再容忍一位“习式人物”骑到军队头上,更不愿意让彭丽媛一个演员来决定将军们的升降沉浮。

眼下,反习势力和习派双方暂时的共识是:先办好九三大阅兵——这不仅是国家门面,也是军队荣誉。然而阅兵一结束,权力斗争可能立刻进入终局。习近平若表现不佳,可能被迫辞职;若继续顽抗,则可能面临逮捕甚至更严厉的处置。无论国际社会、党内元老,还是军中高层,对他的容忍度都已降至冰点。

“张带弓,响箭出”,这不仅是一个军事部署,更是一次政治宣告。北戴河的海风或许依旧宁静,但在暗处,权力的刀光剑影已经逼近决战时刻。九三阅兵,或许将成为习近平政治生命的分水岭;而“响箭”的方向,已经悄悄划定了权力更替的战场。

2、突发:北京长安街惊现火拼

北京的天安门地区及长安街一带8月9日傍晚6时起实施交通管制。大批警员到场拉起警戒线,部份地铁车站封闭、65条巴士线路实施绕行。同时,当天下午有大批救护车驶往天安门广场方向,具体原因不明。中共官媒表示,这是为了“专项活动”。但网上传出其它版本的说法,张又侠部署的82军和习的特勤局发生了搏火。

中共官媒新华社报道,8月9日夜间至10日凌晨,天安门地区举行93阅兵的第一次综合演练,约2万2000人参与。天安门周边道路遭到封控,核心街道成“警戒区”,人车完全无法接近。

与此同时,网友拍到当天下午有大批救护车驶往天安门广场方向。

外界质疑,如果只是93阅兵的演习,为何当局却调派大批救护车到场,是否表示有大事发生?

旅美政论家陈破空在自媒体指出,关于这个演练有几个疑点。其中一个疑点是,离93大阅兵还有近一个月时间,这时候演练似乎有点过早。第二个疑点,演练选周末进行,造成了严重扰民。第三个疑点,北戴河会议正在召开,政治老人云集北戴河,这时候搞演练神乎其神,其实可以等到北戴河会议结束。

此外,网上还传出其它版本的说法,就是军队和警察搏火了。张又侠部署的82军和习近平的特勤局发生了搏火。军方压倒了特勤局,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救护车。

另外一种说法是,张又侠的82军奉命去北京抓一位部长或高级人物,而习近平方面有人阻挠,结果发生了对峙。

关于今年的93阅兵,外界各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习近平会检阅部队,也有人说习近平主持仪式,张又侠检阅部队。

独立时评人杜政不久前在《上报》撰文表示,一位知情人士向他透露,今年的大阅兵,其实只是对外表演,并不代表习阅兵就是宣示军权。不过,10月份的四中全会就非常关键,需要留意出乎意料的“新老交替”“能上能下”状况,从中可以观察2027年的中共高层换届会否顺利。

时评人李大宇表示,最近有三件大事一起发生。第一件大事,93阅兵很快会开始,北京天安门区域近日举行的阅兵演练,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不便和紧张气氛。

第二件大事则是北戴河会议正在召开,杨兰兰事件此事出现,外界不认识她,但中共高层权贵可能认识。如果她是谁谁家的亲属,这件事的出现,对该家族就问题大了,可能成为被斗争的把柄。

第三件大事是社保。中共9月1日起强制社保缴纳政策。这无疑对遍布全国的小企业、小商贩来说是个严重的打击,高额社保将造成他们雪上加霜。

据说,此新规引发数万民众冲塔国务院网站要求退保,并怒骂这并非福利,而是逼人民缴税的另一种形式。腾讯网报道,对于这项全民社保的新规,不少大陆民众持悲观态度。

“社保以及杨兰兰事件的助燃,民间的抱怨情绪可能会更大,并加剧官民对立。”

3、梅兰妮亚重要角色曝光

在美国总统川普第二任期进入第六个月之际,英国外交官员意识到,他们需要花更少时间试图驯服这位善变的总统,而将更多精力用于观察他的妻子,第一夫人梅兰妮亚 。

根据英国《卫报》 分析,伦敦白厅的官僚们已得出结论,梅兰妮亚是影响川普的单一最大因素。一名向《卫报》透露消息的人士表示:“她才是那个真正重要的人。”

报道指出,在国务院影响力下滑、决策更集中于总统及其非正式圈层的情况下,传统外交途径已难以捉摸川普的意向。梅兰妮亚的公众形象虽一向低调,但川普本人承认,是妻子让他意识到普京在乌克兰和平议题上或许并非真心,并称她是自己“最好的民调专家”。

梅兰妮亚在一次访谈中曾明确表示:“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我自己的‘同意’与‘不同意’。” 她在2018年公开批评移民儿童与父母分离的政策后,该政策出现转向,此举被外界视为可能为川普改变路线提供了台阶。

然而,《卫报》分析指出,梅兰妮亚的影响力似乎仅止于口头,川普政府的后续行动往往软弱无力。例如,川普虽因妻子关切而提及加萨飢荒,但他声称提供6000万美元粮援的说法,随即遭美国媒体驳斥;其驻以色列大使更坚称援助系统运作良好,显示实质政策并未改变。

对试图读懂川普政府的英国官员而言,梅兰妮亚的角色既是希望也是难题。他们正准备在王室礼宾与幕后沟通场合,验证这位第一夫人是否能成为英国在白宫的秘密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