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机接口 快速进入爆发前夜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昨日在北京开幕,密集展示脑机接口最新技术和产品。 北京观察人士指出,在机械人硬件和人工智能(AI)软件技术快速演进的推动下,叠加中央层面重磅政策的出台,内地脑机接口产业料将快速进入爆发前夜。
作为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脑机接口早在2016年被中央政府纳入战略视野。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随着规划延续,“十四五”期间,中国持续在该领域投入并深化布局。
进入2025年,“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内地脑机接口临牀上连续取得多项突破进展,显著加速产业化步伐。
自2023年10月北京宣武医院和清华大学联合开展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首例临牀试验,两年间,内地脑机接口相关临牀试验数量走高趋势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内地有31项脑机接口相关临牀试验注册,数量约为2023年的3倍; 2025年不到半年,临牀试验已达18项。 伴随研究热度提升,内地涌现出多支明星研究团队,包括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洪波团队、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吴劲松团队等。
而且,内地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正从北京、上海扩张至多地。 今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通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几乎同一时间,华南地区首个脑机接口临牀研究病房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揭牌运行。
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技术格局并不均衡。 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高小榕指出,脑机接口按技术形式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非侵入式3种。 目前,在非侵入式领域,内地保持领先地位,具备全产业链技术优势,且在医疗康复、情绪管理等方面应用颇为成熟。 但在(半)侵入式领域,虽有如脑虎科技等本土企业近年取得显著进步,总体而言,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与美国有差距。
中央目标2030年全球前列
目前,内地的追赶态势十分明显。 去年1月,美国富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企业Neuralink完成全球首宗人类大脑芯片植入手术。 今年以来,内地多个科研团队宣称完成脑机接口不同技术领域的全国首例临牀治疗。
政策层面看,中央支持明显。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7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阶段性目标:2025至2027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2027至2030年,形成安全可控产业体系,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洪波称,脑机接口临牀应用“没有作业可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进。 从临牀科研到临牀医疗,脑机接口技术成果转化之路还很长。(文:钟鸣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