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35岁青年教师坠楼身亡 原因引猜测

极目新闻 2025-08-05 18:16+-

  8月4日,网传浙江大学一名35岁青年教师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坠楼身亡,死因引发网友猜测。有人称是中国高校“非升即走”管理体制所致,有人说是因为感情因素,还有网友称,经济下行,各行业压力都很大。

  8月5日,多名网友在社交网站发帖爆料,该教师姓杜,35岁,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师。

  消息称,这名老师8月4日中午跳楼,由于事发白天,现场很多学生都看到了,跳下后,落到二楼平台。

  有知情者说,“这位老师是博士后,才35岁,非常年轻,从浙工大本科到浙江大学博士,再到浙江大学教职,一路走来非常不易”。

  浙江大学官网显示,该教师系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果蔬采收装备、农业机器人、仿生软体机器人等方向研究。

  8月5日,据陆媒报道,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无法告知相关情况,随后挂断了电话。浙江大学工会工作人员表示,正值暑期,不方便回答。

  杭州当地一家医院急诊工作人员回应称,4日,浙江大学这名教师确实被送到该医院进行抢救,校方及其家属已知晓此事。

  对于该教师跳楼的原因,网传是非升即走未通过考核,也有网友称考核期未到、不是考核原因,而可能是感情因素。

  另据网友反映,该事件发生后,浙江大学快速清理校内论坛的相关讨论信息。

  网友纷纷对该年轻教师表示惋惜,“高校教师非升即走的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名校。这些还没有拿到长期教职的青椒每天都生活在达摩克利斯剑下。科研、会议、教学、加班是常事,现在国自科、国社科基金是评教授的必要条件,其难度堪比中彩票。这些就足以压得青椒们喘不过气来,如果还有其他生活上的烦恼,家庭、感情、经济等都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还有网友表示:“这起悲剧不仅是个体的消逝,更是对学术生态的尖锐拷问。当顶尖学府的青年才俊在沉默中坠落,我们亟需追问:是何种系统性压力碾碎了鲜活的生命?又是何种制度性冷漠让“追求真理”的殿堂沦为“生存游戏”的修罗场?”“在内卷的环境下,你可能越努力,死的越快”。

  还有网友说,“今天两个坠楼热搜,一位产科医生,一位高校博导”“大环境太差,经济下行严重,人人自危”“何止是这些人,今年坠楼了多少民企老板”“各行各业压力都很大,社会越来越卷,压力越来越大”“内卷的代价,最后都会落到具体的某一个人和某一个家庭,高校老师如此,中学学生如此,在企业的职员如此,医院医护人员如此”。

  近些年来,中国大陆高校教师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年轻科研人员猝死或者自杀的消息不断传出。浙江大学多年前一名海归博士涂序新从11楼跳楼身亡,留下的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浙大35岁青年教师坠楼身亡 原因引猜测

  2025年8月4日,浙江大学一名35岁青年教师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坠楼身亡。(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