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排队噩梦 新安检只需2秒
当前世界各地冲突加剧,使得机场航站楼与体育场等人群密集场所,需要透过繁琐的安检来避免恐攻,但这无可避免地增加民众等待时间和拥挤程度。以色列新创公司开发一款人体扫描仪系统,能够快速检测民众是否携带违禁品,有望让繁琐的安检流程成为历史。
随着学校、机场、地铁等交通枢纽与公共场所的恐怖威胁及攻击事件频传,安全筛检的需求也随之遽增。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显示,该市场规模从2025年的99.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增长至138亿美元。
然而,传统安全检查模式经常要求旅客停下、脱鞋、移除随身物品并通过扫描站,导致长时间排队与延误,此问题尤其在机场、体育场、购物中心等高人流密集场所显得更加突出。
该系统结合雷达技术、人工智慧(AI)、先进成像、扩增实境(AR)及电脑视觉,能实现远距离、非侵入式的威胁检测。整个检测过程无需传统检查站的繁琐程序,不仅大幅提升效率,还能保障检查者的隐私。
它每秒可以生成10张高解析度3D电磁影像,能在10米范围内扫描移动中的人群,扫描过程不到2秒即可完成,且每小时可筛选多达25,000名走动中的人员。因此,该系统可在体育场、交通枢纽和机场快速筛检移动中的人群。
安保人员只需透过平板电脑或智慧型手机,即可远端操作。若系统侦测到危险物品,会立即向安保人员发出警报。警报内容包括嫌疑人的影片片段,并标记威胁类型(例如枪支或刀具),以及确切定位危险物品藏匿在嫌疑人的口袋、鞋子内或其它地方。
此系统专门用于识别枪支(手枪和步枪)、简易爆炸装置(IED)、照明弹和鞭炮等烟火制品,以及刀具和其它尖锐物品。
另外,这套安全检测系统,与脸部辨识、传统身体扫描仪不同。其运行时无需生物特征跟踪,因此不会收集民众的视觉图像或体形,能够符合多项个人隐私法规。
Scanary执行长兼联合创始人罗南‧亚什维茨(Ronen Yashvitz)告诉《以色列时报》,“传统的安检方法效率不佳,但如何在不干扰人们活动、不侵犯隐私或体验的情况下有效检测威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亚什维茨补充道,“机场、航站楼、零售中心和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的检查站经常造成延误和混乱,最糟糕的是有时候会误判威胁。该检查系统有望改善这些问题,让民众可以在没有拦截、排队和侵犯隐私的情况下,就完成远距离检测。希望未来大众进入拥挤的公共场所时,无需再经过任何门禁检查站。”
这套系统部署的雷达感测器,可以从不同角度产生数十张高解析度3D电磁扫描影像,且透过AI算法驱动,以确定物体的形状,同时识别物体属于金属、塑胶或液体,因此可以有效整合到现有的安全基础设施中。
对此,亚什维茨解释,“该系统部署了两个感测器,可以在最远10米(33英尺)的距离上彼此相对,形成一个约200平方米的扫描面积。”
他指出,“一旦有人进入扫描区域就会触发雷达,即使物品隐藏在衣服下面或口袋里也能探测到,且整个扫描过程不到2秒即可完成。由于该系统受过物件分类训练,能快速区分手机或钥匙等常见个人物品与危险武器或物品,达到减少误报的情况。”
亚什维茨强调,这套系统相当符合个人隐私法规,系统未来将应用于其它公共安全领域,包括美国的学校。
在通过一些机场的安检时,旅客经常都得脱下外套、鞋子、手表等物品,放到X光机器中进行检查。(Alex Wong/Getty Images)
Scanary公司开发的人体安全检测系统,是由前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的首席雷达工程师吉迪恩‧莱维塔博士(Gideon Levita)领导。他曾参与开发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保护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免受飞弹和火箭攻击的“战利品”(Trophy)系统。
Scanary公司目前拥有10名员工,其中包括来自医疗器材行业电脑算法专家,已从多位天使投资人和投资者那里筹集了350万美元,并获得欧洲合格认证(CE)与欧盟一般资料保护规则(GDPR)的合规认证。目前他们正在寻求美国监管部门的批准,为进军全球安全筛检市场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