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帮忙写程序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大纪元 2025-08-05 15:50+-

  随着AI(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获得便利的同时,开始担心机器会抢走人类的工作。不少人认为未来工程师只要对AI“说几句话”,就能轻松写出完美程序代码。然而,2025年的一项最新研究让人们对此有了不同的认识。

  美国康乃尔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找来16位具有中等AI使用经验的开发者参与试验,测试2025年初最先进的AI工具,如Cursor Pro和Claude 3.5/3.7在真实编程任务中的表现。

  研究中,246项任务被随机分为“允许”使用AI和“不允许”使用两组。

  令人震惊的是,使用AI的开发者完成任务的时间竟然比不使用AI的慢了19%!

  这与参与者和专家们的预期完全相反——他们原本预测AI能让任务时间缩短20%至39%。这结果不禁让人疑惑:我们是不是高估了AI的能力?

  为什么AI愈帮愈忙?

  研究发现,AI的“帮忙”对资深开发者来说反而成了负担。这些对专案细节了如指掌的工程师,发现AI给出的建议常常不合需求,甚至与专案的“潜规则”脱节,如专案中未明文记载、但参与者心照不宣的规范、惯例或特定做法。

  这些通常是长期参与专案的开发者通过经验累积的知识,例如特定的程序码风格、未写入文件的设计逻辑、专案的优先级排序,或是团队内部的做事方式。

  这种“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AI难以学习的,只有长期参与专案的开发者才懂。

  因此,AI的建议不仅没省时间,还让开发者得花更多精力修正或重写程序码。

  研究团队分析了140小时的录影资料,发现使用AI的开发者把大量时间花在等待AI回应、检查输出和修改建议上。

  统计显示,AI生成的程序码只有不到44%被直接采用,其余大多被改写或丢弃。这就像请了一个热心但不熟悉状况的新人,结果反而拖慢进度。

  AI的价值在哪?

  这是否意味着AI一无是处?并非如此!研究指出,在开发者不熟悉的领域,例如新资料格式或初次撰写的测试程式,AI确实能派上用场,成为知识不足时的得力助手。

  但在熟悉的专案中,AI“一厢情愿”的建议反而碍手碍脚。研究显示,AI的真正价值在于补足知识盲点,而不是取代人类的直觉与经验。

  这项研究让我们看清AI在实际应用中的真实面貌。AI的实验室表现或许惊艳,但在真实世界中,效率未必如预期。

  研究团队认为,这不代表AI无用,而是显示目前的工具还有进步空间,例如更快的回应速度、更精准的专案理解,甚至客制化的训练方式。

  与AI合作就像带新人:一开始可能手忙脚乱,但只要学会如何分工与引导,未来潜力无限。

  研究提醒我们,AI终究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驾驭它。未来的顶尖开发者不是写程序最快的人,而是能精准判断何时用AI、何时靠自己的那一位。未来,AI不会取代你,但懂得用AI的你,可能会取代别人。

AI帮忙写程序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示意图 (Shutterstock)

  • 最新评论
  • lary

    说明AI还需要更多的训练,知道更多的潜规则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