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中国最快高铁,要来了

国民经路 2025-07-27 23:46+-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

日前,中国国新办主题发布会透露,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开通之后将实现以时速400公里运营,成为中国最快高铁。

就在日前,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下线,试验时速达到450公里,运营时速可达400公里,系全球最快高铁列车。

这意味着,“市市通200高铁”将成为过去式,“市市通350高铁”、“市市通400高铁”,将成为新的目标。

高铁加速,时空距离再次压缩,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应?

01

中国最快高铁,为何是成渝?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提及,“将依托沪渝蓉沿江高速铁路等工程项目开展CR450科技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化技术验证”。

沪渝蓉沿江高铁,即有着“东西大动脉”之称的沿江高铁。

全球第一:中国最快高铁,要来了

这条大动脉,全长2100公里、总投资超5000亿元,从成都经重庆、武汉、合肥、南京直抵上海,横贯整个长江流域。

成渝中线高铁,正是沿江高铁的一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部分路段预留400公里条件,为率先落地最快高铁奠定基础。

目前,从成都到重庆高铁最快要1小时以上,一旦CR450上线运行,成渝之间的通行时间将缩短到50分钟。

成渝距离邻近,目前已开通高铁已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最快高铁带来的通达效应不算明显。

但如果沿江高铁全线,都能按照400公里时速运行,时空压缩效应将会立竿见影。

目前,从上海到成都的高铁通行时间,最快是10个小时。

一旦沿江高铁全线贯通,时间将缩短到7个小时;

如果全线采用最快高铁,有望进一步缩短到6小时以内。

通行时间缩短4个小时,经济意义不容低估。

全球第一:中国最快高铁,要来了

沿江高铁,沿的是长江,串起的是长江经济带,这是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大中城市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不过,沿江高铁虽然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但不是每一段都预留了400公里运行条件,但未来依旧可期。

当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需要最快高铁,也不是每一条线路都适合最快高铁,大国交通“四大极点”之间,大概率将会普及。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成“四大极点”。

作为中国高铁干线动脉且连通极点,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沿江高铁等,未来有望步入最快高铁模式。

02

“全球最快高铁”不是尽头,高速磁悬浮还有多远?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时速达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人类对“快”的追求没有止境,时速600公里,堪称“贴地飞行”。高速磁悬浮虽然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引来多地竞逐。

早在2021年发布的国家相关规划中,就已提到“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和试验线路建设”。

在地方层面,长三角的沪杭磁悬浮,大湾区的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成渝之间的超高速磁悬浮等项目,备受关注。

高速磁悬浮之所以受到推崇,不仅因为速度更快,还能带动新型基建的跃升,以及轨道交通产业的再次升级。

如果说地铁、城轨和高铁的存在,完成了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那么高速磁悬浮,或将带动城市群之间的“同城化”。

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从北京到广深最快都要7小时以上,从上海到广深也要6小时。

高速磁悬浮设计时速600公里,从广州、深圳到北京、上海两城,通行时间有望减少到2-3小时,四大一线城市将彻底连成一体。

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之间,3小时通达或将不成问题,对高铁、民航将形成颠覆性的碾压优势。

众所周知,高铁与民航存在替代竞争关系。800公里之内,高铁优势独一无二,1200公里以上,民航更具性价比。

一旦设计时速400公里高铁、600公里磁悬浮先后上马,民航的优势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

然而,400公里高铁已经遥遥在望,但高速磁悬浮落地仍需时间,而未来恐怕不会大面积推广。

作为全新技术,高速磁悬浮时速更快,技术标准更高,造价自然更为高昂,票价也可想而知。

从票价来看,高铁是普铁的2-3倍,而高速磁悬浮或是高铁的2倍左右,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

正因为高速磁悬浮造价高昂,需要以大客流作为匹配,要保证通行时间,设站密度必然有限,并不适合所有城市。

只有经济实力强劲、人口规模庞大、客流往来频繁的超大城市,才有打造高速磁悬浮路线的必要性。

03

“市市通400高铁”,还有多远?

日前召开的十四五主题发布会透露,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在此背景下,“市市通高铁”早已成为常态。加上今年即将落地的辽宁、贵州,中国将有12省完成地级市高铁闭环。

在经济大省中,只有山东、浙江、四川、陕西等地仍旧付之阙如。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市市通高铁”,属于广义概念,以时速200公里为标准,既有高铁也有动车、城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高铁。

如果以更为严格的“市市通350高铁”来看,全国只有江西触及这一门槛,但江西也只是所有地级市接入350高铁,但尚未贯通成网。

根据各地规划,未来几年,广东、河北、湖南、安徽、山东或将实现这一目标,350高铁时代或将真正到来。

350高铁普及之后,“市市通400高铁”时代会否到来?

目前,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基本形成,高铁总体已经趋于饱和,未来大规模扩张的必要性不大了。

既有的高铁线路,半数都是设计时速200-250公里,并没有直接提速到400公里的条件。

如果要以“市市通400高铁”为目标,唯一的解决方案只有改造或新建重复线路,但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可能性并不高。

毕竟,财政“过紧日子”成为共识,一些低效基建、重复基建正在受到限制。

加上人口大盘见顶,人口流动加速,“全球最快高铁”不会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这意味着,“市市通400高铁”难以大规模普及。

但超大特大城市之间、大城市群之间,全球最快高铁、高速磁悬浮仍将是刚需。

  • 最新评论
  • 十里山路

    修什么样的铁路 应该由当地的实际需求,供需应该匹配,国家操控的世界第一大手笔与当地百姓利益没多大关系,成都人不需要急着赶去嘉陵江边洗袜子,重庆人也不需要急着赶去成都打麻将。。导致大清嗝屁的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 领导们都不学的吗?

    屏蔽
  • 摩诃笨蛋

    這錢給低收入家庭官員沒有機會撈,還是上大工程實惠

    屏蔽
  • 大海怪

    给老农民提高一点养老金实际一些,净搞些无用东西,花民脂民膏不眨眼,从中渔利。

    屏蔽
  • 大海怪

    民生!民生!搞些无用的花架子,快点干什么?赶着去投胎不成?

    屏蔽
  • armeak

    日本、法国等高铁大国,早就有了高速开到400甚至更高的技术,只是人家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觉得没有必要再去建设新的或改造已有的高铁线路,那是瞎花钱纯粹是在浪费。 土共国这种不按市场经济办事的瞎折腾,恰恰暴露了土共国内经济危机重重的惨景。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那么多厂家生产的原材料销售不出去,那么多人走投无路,习三滥黔驴技穷,只能这么瞎搞。

    屏蔽
  • jinpingxi

    高铁除了京沪线,有那条能挣钱的?什么项目都想搞世界最大的,雅江水电站就要上马,又来一个超级高铁,总梦想着通过基建狂魔来拉动内需,老百姓没有工作口袋里没钱不去解决,却让印钞机天天开着吐钱,贪腐的官员都摩拳擦掌,发财的机会又来了。

    屏蔽
  • lary

    吹牛皮不破产,不交税,不追查

    屏蔽
  • 古乡的云

    中国人这么聪明,却必须搞赔钱面子工程。傻不傻呀。

    屏蔽
  • 百年未有之大骗局

    厉害锅要的就是赢两次,要的是世界第一。不仅高铁巨亏,连带航空也也被高铁搞垮。

    屏蔽
  • 那时烟花乱

    整个高铁系统在持续巨额亏损,以至于不得不在经济如此差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票价。现在继续上大项目,无异于饮鸩止渴。高铁的运营费用与速度可不是线性增长的关系。

    屏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