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戳毛心窝 是压垮刘少奇的最后一根稻草

赵越胜 2025-07-22 18:56+-

  很多的中国人都认为毛泽东下决心打倒刘少奇是从1966年的文革开始的。不过有旅法人文学者接受法媒专访时指出,毛泽东的心机极深,早在1962年那次著名的“七千人大会”之后拿下刘少奇就已成定局,而在当时,刘少奇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书中的一些内容“戳了毛的心窝”,让毛下定整刘的决心,反过来成为“压垮刘少奇的那根稻草”。

  2016年7月11日,赵越胜以法广特约专栏作者的身份接受该媒体“文革五十周年”专栏的访谈。他对听众指出,文革是毛泽东“处心积虑、孤注一掷”的行动。毛是一个“心机极深的权谋大师”,他报复心极重,而且他的性格是一旦动手从来是不达目的绝不收手,而他的这些人格心理特征在他整刘少奇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赵越胜认为,毛泽东在1959年让刘少奇当中共国家主席,就是他“以退为进、老谋深算的设计”。他是借此机会暗中观察刘到底是不是忠于他。1961年因为有几千万人被饿死了,刘少奇亲自回乡调查后,对毛搞的大跃进三面红旗这一套得出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论。结果在1962年召开的俗称“七千人大会”的中共中央工作扩大会议上,形成了一股指向毛的怨气,毛被迫在这次大会上“作了几句不关痛痒的检讨”。这时候,毛就已经认定刘和他“不是一条心”,拿下刘少奇已在毛的心中成了定局。

  1967年刘少奇垮台已成定局后,毛在会见阿尔巴尼亚的巴卢库时曾说:“62年七千人大会之后,我们就发现资产阶级已经在党内占了高位,要推翻我们了”,赵越胜分析称,毛的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刘少奇一伙人要夺毛的权了”;而且江青在文革中也几次说,在七千人大会上毛受了气,文化大革命就是要给毛出气。

  赵越胜还谈到一个重要的“小插曲”——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后精心修改了他自己撰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于8月1日全文刊登。这事虽小,却是毛整刘时的一个关键。因为,在这篇文稿中刘少奇在一段话中其中说过,毛自以为是,毫不知耻地要求党员去尊重他,拥护他……“他自满,好为人师,好教训别人、指挥别人,总想爬在别人头上……”刘少奇还说,毛好名的孽根未除,他企图把自己打扮成为“伟大人物”和“英雄”,甚至为了满足他的这种欲望而不择手段。

  据赵越胜介绍,这段话最初是刘少奇在1938年的时候,为帮助毛泽东攻击当时掌权的王明而写的一个报告。但后来刘少奇把这段话一字不改地刊登出来,毛在这种情况下再来看这段话“可就句句戳心窝了”。而且当时刘的这本书广泛发行,中共党员干部是“人手一册”。那时候林彪还没弄出毛的小红书来,毛的著作也没大规模发行过。因此毛后来在和熊向晖谈话时曾忍不住大发牢骚,说“以前两个主席都姓毛,现在一个姓毛,一个姓刘,过一段时间,两个主席都姓刘”。可见,这本书已成了压垮刘少奇的最后一根稻草。

  1967年批评刘少奇的时候,毛泽东还特别在王力写的批判刘少奇的“评论员文章”上,亲笔加上一段话,专门批刘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欺人之谈”等。

这本书戳毛心窝  是压垮刘少奇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革时期批斗大会上的刘少奇。(网络图片)

  • 最新评论
  • 奥维尔

    刘一直是毛最凶狠的打手,毛自然深知他的阴险,恐惧落入他手的下场。

    屏蔽
  • emil

    毛对经济一窍不通,是个狂热极左分子。搞大炼钢铁超英赶美,说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天梯,今天的老粉红仍奉他为神,继承了他的狂妄自大。

    屏蔽
  • emil

    毛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吃大锅饭饿死不少人,刘的三自一包勉强挽回颓势,结果毛搞文革整死了刘。

    屏蔽
  • emil

    记得似乎高中的课本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摘录。想不到是毛刘互殴的导火线。

    屏蔽
  • frank_ly

    毛发动文革整刘,是因为三年灾害后,毛退居二线,刘出来搞经济,包产到户,干的很好,因此文革前党中央大部分人要求毛彻底退休,毛泽东只好利用底层人民被长期洗脑爱毛,发动了毛自己所说的 “自下而上,天下大乱,乱了敌人”的文革。

    屏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