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没菜味,人没人味。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

  菜心与网红脸:好看不等于好吃,好看也不等于好活

  每次和朋友、家人出去吃饭,如果对方点“菜心",我说啊?!好吧,其实我最最最最最讨厌吃菜心,哪怕有很多我喜欢的蒜蓉和葱姜。

640 (21).webp

  你说它不好吗?

  也不是。干干净净,绿得发亮,端上来一根根,排列整齐,看起来赏心悦目。

  但一入口,感觉TM在吃土——没味儿。

  菜心,似乎成了蔬菜界的“网红脸”?

  看着是个好看的样子,实则毫无灵魂。

  比起它,我更喜欢红薯叶的细腻柔滑,通心菜的爽脆弹牙,还有麦菜和生菜咬下去那一口的清甜——这些菜,不一定“上镜”,却保留着属于蔬菜的真实味道。

  所谓的菜味。是一口就能勾起回忆的味道。

  可如今的菜心,好像只是被“调教”出来的。笔直、对称、没有虫眼、无可挑剔。可惜,也没有灵魂。

  这种“整出来的完美”,代价是本味的流失。

  小时候吃的菜心,不长这样。它们皱巴巴的、不规整,有时候还带着一两个小虫洞,但咬下去,一股浓郁菜香,微微带点苦涩,却嘴里回甘,有菜味。

  那时候的蔬菜,是野的,是活的,是自由生长的。而现在,是被塑形的,是被标准化审美驯服的。

  想到医美,网红脸。

  每次去洗头,小姐姐问我,额头能按吗?

  我纳闷,还有不能按的吗?她说,有些做了填充的就不能按。我说,没事使劲按,我受力!

  满大街的双眼皮、大眼睛、挺鼻梁、杨幂脸,五官标准得像复印的模板,美是美了,可也看不出个性。像不像我们餐桌上的那盘菜心?

  精致,却无味。漂亮,却没灵魂。

Capture.PNG

  我们在蔬菜上追求“好看”,在脸上也追求“好看”;

  于是渐渐忘了,好吃和好看,是两回事;

  活得舒服和活得标准,也从来不是一条路。

  当“高颜值”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真正独特、真实、有生命力的东西,就被挤出了舞台。

  我们用同质化的外表交换关注,用滤镜遮住真实,用“标准模板”包装一切,最后只留下一个问题:

  你,还能尝出生活的味道吗?

  菜,没菜味。

  人,没人味。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

  一个最美的时代,也是一个最没味的时代。

  • 最新评论
  • voigt

    人味多了,有可能會影響維穩。

    屏蔽
  • 百年未有之大骗局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油菜芯,芥蓝还要看时令季节,这两款蔬菜属秋冬季节的,经过冬霜的油菜心很是鲜甜。现在一年四季都在大棚里种植,味道口感都会差。

    屏蔽
  • lary

    因为都是预制的

    屏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