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美国应将重心放在对抗中国上

华尔街日报 2025-07-13 21:45+-

五角大楼的最高政策官员科尔比强调美国武器短缺的备忘录,在暂停向基辅运送部分武器的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角大楼的最高政策官员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希望将美国军方的重心重新放在对抗中国上。他也由此成为川普(Trump)政府围绕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问题的突然举动的核心人物。

科尔比现年45岁,他的祖父曾担任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局长。6月初,正是科尔比在写给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Pete Hegseth)的一份备忘录中,概述了乌克兰对美国武器的请求可能会如何令五角大楼本已枯竭的库存进一步吃紧。

该备忘录没有提出建议,一位国防部官员称,这只是一个用于评估武器交付将如何影响美国库存的工具。但政府和国会的一些官员表示,这份备忘录在五角大楼暂停向基辅运送部分武器的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后来推翻了这一决定。

科尔比的支持者说,该事件体现了科尔比为兑现美国多年来增强其在西太平洋军事地位的誓言所做的努力。但这也凸显了本届政府面临的相互矛盾的压力:在上任头几个月里,该政府已在中东对伊朗和胡塞武装(Houthis)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同时还继续向乌克兰运送军事物资。

科尔比“一直在深入思考美国如何在一个资源有限的时代最大限度地自保,”曾担任赫格塞思顾问的丹·考德威尔(Dan Caldwell)说。“许多决策者都拒绝接受这一现实。”

科尔比一直在力主增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地位。

科尔比拒绝了就他对帮助乌克兰以及敦促美国的亚洲和欧洲盟友加强防务努力方面的看法接受采访。但他在上周六的一条社交媒体信息中表示,他将继续敦促盟友增加军费开支,即使一些盟友“可能不喜欢坦率的讨论”。

据一位了解相关交流情况的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些坦率的讨论包括敦促日本和澳大利亚明确表态,一旦中国攻打台湾,他们准备采取何种军事措施。科尔比的努力令该地区一些官员感到意外,因为美国长期以来的“战略模糊”政策一直避免明确声明,如果中国军队对台湾采取行动,华盛顿可能会采取什么行动,甚至连川普都未曾阐明他会怎么做。《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早些时候报道了科尔比的这些讨论。

在主张加倍致力于应对中国的问题上,科尔比是广为人知的“优先派”(prioritizer),他主张限制美国在亚洲以外的义务,以腾出资源对抗北京。如此一来,他将自己与那些敦促美国从海外承诺中抽身的“克制派”(restrainer)以及传统的共和党鹰派区分开来。

尽管从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开始,两党出身的几任总统都呼吁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放在中国问题上,但事实证明,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困难重重,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亚洲以外出现了新的威胁,另一部分原因是五角大楼在欧洲和中东有长期承诺。

科尔比呼吁降低在亚洲以外地区的军事负担,这让他与一些共和党人出现分歧。

“多年来,共和党的‘优先派’一直认为,美国不应打击伊朗或援助乌克兰,因为美国必须节省资源,为可能与中国发生的战争未雨绸缪,”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的马修·克罗宁(Matthew Kroenig)表示。“相比之下,川普则认为,‘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要求美国继续介入世界多个地区的事务。”克罗宁曾是2012年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总统竞选团队和2016年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总统竞选团队的国家安全顾问。

广告

去年12月,当川普提名科尔比担任负责政策的国防部副部长时,共和党人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分歧便已凸显。在3月份的提名确认听证会上,科尔比得到了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的热情支持。万斯长期以来一直对向乌克兰提供数以十亿计美元的武器持怀疑态度,并称科尔比是朋友。

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曾就科尔比过去关于遏制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是可行的言论对他进行质询。科尔比在那次确认听证会上修正了自己的立场,称不能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他将向总统提供军事选项以阻止伊朗这样做。

肯塔基州参议员、唯一对科尔比的任命投反对票的共和党人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抨击他推行的政策可能导致“地缘战略上的自我伤害”。

科尔比的祖父是美国CIA前局长威廉·科尔比(William Colby),因此他与外交政策建制派有着深厚的家族渊源。科尔比在华盛顿被称为“布里奇”(Bridge),他曾在日本上学,当时他的父亲在该国一家投行工作,后来他从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毕业。

在耶鲁大学法学院(Yale Law School)就读期间,他与乔·拜登(Joe Biden)总统的前副国家安全顾问乔恩·芬纳(Jon Finer)是室友。科尔比的主要外交政策观点在当时就与主流相悖:他是少数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共和党人。

科尔比曾撰文指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美国长期的占领是一个“历史性错误”,浪费了大量资源。他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反对打击伊朗的核设施,称这无疑会促使德黑兰方面以更大力度重启核计划。

在川普第一任期内担任国防部副助理部长期间,科尔比在2018年国防战略的起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战略敦促五角大楼的重心从2001年9月11日袭击事件后采取的反恐转向对抗中国和俄罗斯。

科尔比的角色并非一帆风顺。与会者回忆说,川普当时的国防部长、退役海军陆战队上将吉姆·马蒂斯(Jim Mattis)对科尔比强调保卫台湾感到不满。

“我认为布里奇在管理战略制定过程方面做得非常好,”马蒂斯请来帮助起草该战略文件的退役海军陆战队上校弗兰克·霍夫曼(Frank Hoffman)说。“但就把台湾作为我们与中国进行军事竞争的关键点而言,他对该战略需要做什么的关注视角比马蒂斯部长要窄。”

科尔比在他2021年出版的《拒止战略》(The Strategy of Denial)一书中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保卫台湾至关重要,因为台湾与日本和菲律宾一样都靠近中国,构成了五角大楼策略分析师所称的西太平洋第一岛链。

科尔比在书中指出,他对中国的关注包括主张俄罗斯可以成为美国在反北京联盟中的“潜在合作者”。他还警告不要将乌克兰纳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简称:北约),因为该国“极易”受到俄罗斯的攻击,“同时无法为北约带来任何有意义的好处,与保卫它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但在次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向中国寻求帮助以扩大俄罗斯国防工业后,科尔比关于重新调整五角大楼战略优先次序的呼吁受到了考验。美国不再是单独应对中国,而是要同时威慑两个来自不同地理区域但已经在合作的对手。

科尔比在政策辩论和制定一项新国防战略方面正发挥关键作用,这项新战略将为未来数年的开支和军力部署设定目标。

一些认同科尔比增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能力这一目标的现任和前任官员表示,他可能更善于坚守原则,而非团结盟友。他们说,科尔比敦促日本承诺将军事开支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这激怒了东京方面。由于在军事开支和关税问题上存在政策分歧,日本推迟了原定于7月与美国举行的高层会谈。

科尔比正在对一项2021年的协议进行评估,这让澳大利亚官员感到担忧。根据这项“澳英美安全协议”(Aukus),澳大利亚将从美国获得核动力攻击潜艇,同时向美国国防工业基地投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

科尔比去年在接受澳大利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除非五角大楼能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潜艇,否则向澳大利亚提供攻击潜艇将是“疯狂的”,并补充说,美国能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不与中国发生冲突将是“幸运的”。

但尤其凸显科尔比观点的是那份导致对乌克兰武器交付暂停的机密备忘录。该备忘录统计了乌克兰寻求的武器数量,以及美国为全球训练和作战储备的数量。川普后来告诉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他对那次武器输送暂停不负有责任。川普已解除该暂停。

曾与科尔比共同创立政策组织“马拉松倡议”(Marathon Initiative)的前国务院高级官员威斯·米切尔(Wess Mitchell)说,科尔比之所以专注于做出旨在威慑中国的艰难决定,是出于对美国战线过长的担忧。

“布里奇指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并表示‘让我们优先考虑主要威胁,即使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在其他地区的权衡取舍’,” 米切尔说。“人们可能不同意他的做法,但这是出于一个合理的担忧,即我们目前没有资源打一场三线战争。”

  • 最新评论
  • 台湾加油

    神经病!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