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后,“死亡卫星”突然发出讯号
一颗报废将近60年的通讯卫星突然发出强烈的无线电讯号,而且被天文学家侦测到,令人费解。
据CNN报道,去年6月,澳洲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科廷电波天文学研究所(Curtin Institute of Radio Astronomy)的副教授詹姆斯(Clancy James)与同事侦测到奇特的无线电讯号。
他们使用澳洲平方千米阵探路者(Australian Square Kilometre Array Pathfinder, ASKAP)无线电波望远镜阵列侦测到该讯号。
詹姆斯表示,他们侦测到的讯号很短,只持续大约30奈秒(nanosecond),但非常强烈,他们不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有天文学家认为,这可能来自磁星(magnetar)。这种天体是死恒星的致密残骸,具有强大的磁场。
然而,这个讯号似乎来自距离地球非常近的地方,近到不可能是天体。詹姆斯与同事发现,该讯号距离地球仅约4,500公里,讯号来源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报废通讯卫星“中继二号”(Relay 2)吻合。
“中继二号”在1964年发射升空,它是两年前发射的“中继一号”的升级版,用于传递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讯号,曾转播1964年东京夏季奥运会。
仅仅3年后(1967年),“中继二号”的任务结束,它的两台主要仪器都发生故障。它最终被报废,变成了太空垃圾。此后,它一直漫无目的地绕着地球运行,直到詹姆斯和他的同事探测到它发出奇怪的讯号。
那么,这颗报废的卫星为何还会发出讯号呢?詹姆斯说,这有两种可能原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卫星金属外壳累积的静电突然释放,产生了短路现象。“中继二号”是早期的卫星,其使用的材料比现代卫星更倾向于累积静电。
另一种可能原因是该卫星被微陨石(micrometeorite,不大于1毫米的太空岩石)高速撞击,在撞击点产生高温电浆(又称等离子体),进而释放短促的无线电波。但这种情况必须满足非常严格的条件,所以发生概率较低。
詹姆斯说,他们试图侦测来自太空中的“快速电波爆发”,但如果卫星也能产生这种爆发,他们就必须非常小心了。这意味着在进行太空观测时,天文学家必须更加留意来自人造卫星的可能干扰。
他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卫星升空,这类实验将变得更加困难。”
上述研究成果于6月13日发表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示意图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