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已为与美国打冷战准备了数十年

华尔街日报 2025-07-07 00:01+-

基于对苏联解体的理解,习近平正奉行一项酝酿了数十年的对美战略。与川普的经济攻势不同,习近平坚持的是更持久的“冷战式”较量,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战略相持”。

在中美冲突中,美国总统川普(Trump)正在发动经济攻势,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则在打一场冷战。

在与美国展开贸易谈判之际,习近平有一套他酝酿多年的大战略。据北京的政策顾问称,该战略的思路来自于习近平对苏联在第一次冷战中失败教训的理解。

这些顾问表示,习近平深知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持续占据优势,因此他力求避免直接对抗,同时在一场持久的全方位竞争中维护中国的利益。

习近平的目标是实现毛泽东所说的“战略相持”——一种持久的平衡状态,使来自美国的压力变得可控,为中国追赶美国赢得时间。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教授、季刊《中国领导力观察》(China Leadership Monitor)的编辑裴敏欣说,对中国而言,“战略相持”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最现实、最理想的结果。他还说,战略耐心、保存实力和战术灵活性对于实现这种相持状态都至关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北京方面正在奉行一种游击战,其灵感来自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对非对称冲突性质的分析:“常规军队不赢就是输,游击队不输就是赢。”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常以苏联解体为例,警示中国要吸取教训。

习近平从苏联解体中总结出的教训有几个关键点,其中之一是经济方面:苏联将所有经济赌注都押在重工业上,重点是能源和武器。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则试图生产方方面面的产品,以增强国内经济抵御美国贸易和技术限制的能力,同时继续利用世界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另一个关键点是地缘政治,目标是避免像苏联那样被孤立。具体做法包括削弱美国的联盟,同时促进北京方面所说的“多边联盟”,即各国与多个全球大国接触合作,而不是选边站队。

对该战略同样重要的是继续推进中国的军事建设,但避免与美国陷入代价高昂的军备竞赛。过去三年,中国官方国防预算年增长率稳定在7.2%左右。这一增速超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但国防预算总额仍低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进一步加强共产党对社会各方面的全面控制。

习近平经常将苏联解体作为中国的前车之鉴。“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习近平于2013年1月、也就是他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不久,在一次对党内高官的内部讲话中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其潜台词是:党绝不允许任何对其权威的挑战。

转折点

中国研究苏联的历史由来已久。1953年,也就是习近平出生的那一年,毛泽东发起了一场运动,推动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中学习苏联模式。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是一位曾与毛泽东并肩作战的中共革命元老,他曾在上世纪50年代末前往莫斯科参观当地工业基地,学习其运作方式和技术。当时中国几乎还没有工业。

这深刻影响了习近平的青少年时代,让他对苏联的价值观、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钦佩。一些党内人士称之为他的“俄罗斯情结”,这种情结如此之深,近30年的中苏交恶都未能将其动摇。

但到了本世纪头十年末,习近平成为政坛新星时,苏联已经解体,他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在担任中共精英院校中共中央党校(Central Party School)校长期间,习近平将苏联解体作为一个警示案例,强调意识形态蜕化和政治失控是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

2012年掌权后,习近平指示制作了一部关于苏联解体的纪录片,片中将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描绘成一个背弃了党的反面人物。

但即便在当时,北京方面对冷战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中国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灭亡;习近平当时尚未将中国视为与美国进行超级大国较量的竞争者。

1957年,毛泽东在访问莫斯科期间检阅仪仗队。

1957年,毛泽东在访问莫斯科期间检阅仪仗队。图片来源: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转折点是川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于2018年和2019年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他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向习近平表明了美国维持自身霸主地位的决心。据中方顾问称,由于常常对川普的施压策略措手不及,习近平领导层开始重新评估冷战。重点转向如何与美国进行一场冷战并最终取胜。

2020年,在新冠疫情导致中美双边关系几近中断之际,习近平推出了其新冷战战略的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循环”(指在国内生产中国所需产品,同时向海外出口商品)这个模糊的标签下,他启动了一项全面行动,旨在更好地使中国免受外部冲击,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冲击。

当美国前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延续了川普的对华强硬政策时,习近平与美国打一场持久战的决心变得更加紧迫。

正是在那时,北京方面更强硬地表明要与美国平起平坐,而且至关重要的是,也正是在那时,中国进一步向俄罗斯靠拢。2022年初,就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前夕,中俄宣布两国间的友谊“无上限”。

然而,习近平谨慎地避免照搬苏联扶植一个基本被孤立的东方集团的做法。虽然他意识到中国可能需要与美国脱钩,但他要确保中国不会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绝,使其继续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与低收入国家保持融合。

为了反驳有关中国通过掠夺性贷款让斯里兰卡和赞比亚等国陷入困境从而“买”影响力的指控,习近平和他的团队彻底改革了耗资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以使中国在该项目下提供的贷款对融资国来说更具可持续性。

“中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都旨在为与美国的长期斗争做准备,”曾在奥巴马(Obama)政府担任高级国家安全官员、现为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的埃文·梅代罗斯(Evan Medeiros)说。

争取时间

据中方顾问称,习近平对党内机构的忠告是保持耐心,他坚信全球力量平衡终将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

这种镇定旨在与习近平眼中的美国乱局以及川普政府不断变化的对华姿态形成对比。在短短几个月内,白宫的立场就从在关税上对中国极限施压、试图孤立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转变为现在寻求达成一项双方各退一步的广泛协议。

北京方面正在善加利用这种环境,为未来的竞争设定有利条件。

川普政府解散了美国的对外援助机构,这让北京方面有机会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填补空白。而且,在美国将矛头对准中国留学生签证并削减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等机构的运营之际,中国政府则在为美国社交媒体网红提供全程包办旅行,希望他们能帮助宣传一个“更酷的中国”形象。

5月,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谈后。

5月,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谈后。图片来源:Kirill Kudryavtsev/AFP/Getty Images

拥有超过1.2亿社交媒体粉丝的美国内容创作者“甲亢哥”(IShowSpeed)今年4月份到中国游览了10天,为北京方面带来了一次软实力上的胜利。他发布的视频被广泛观看,视频中他惊叹于中国的高铁和随处可见的电动汽车,这些视频在全球引起了轰动。

除了贸易谈判,中国政府还希望恢复那种在美方看来是浪费时间的定期“对话”。对习近平来说,这是一种争取时间的策略。

“他们完全打算采取强硬手段,把事情拖下去,”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的裴敏欣说。

中国的战略能否成功还远未确定。

习近平为推进中国大国竞争而采取的政策有可能加剧国内经济困境。中共的指挥和控制正在扼杀民营部门活动,而旨在实现“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政策尤其导致不断加深的通缩循环。

然而,对习近平来说,为了实现拖垮美国的长期目标,这一切或许都是可以容忍的副作用。

“习近平的目标是在这场长期竞争中取得技术领先地位,并发挥更具影响力的作用,”曾在20世纪70年代担任基辛格经济顾问的罗伯特·霍马茨(Robert Hormats)说。

  • 最新评论
  • emil

    除了因为要宣传蒋介石政府反动独裁拉拢美国不支持蒋而在新华社曾赞过美国的民主自由,中共一立国便执行前苏联集团的反美仇美政策基本从未改变,而不是从习皇朝才开始。

    屏蔽
  • 奥维尔

    华尔街白左拍习大马P,可惜P民不领情,,,

    屏蔽
  • jincao

    「习近平正奉行一项酝酿了数十年的对美战略」,说这种话的人,说话前过脑子了吗?

    屏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