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杠川普成立新政党 分析:6大致命挑战
全球首富马斯克与美国总统川普决裂后,宣布成立“美国党”代表80%的中间选民,并且剑指2026年期中选举。但专家分析指出,这项政治豪赌将面临制度、历史、策略、选民分歧、盟友招募、个人性格等6大严峻挑战。
选举制度与投票规定
乔治城大学政治学教授诺埃尔(Hans Noel)指出,美国的“胜者全拿”选举制度对第三势力极不友善,“你必须完全获胜才能有所收获,不像其他民主国家可以从小党起步,先拿到20%或30%选票,然后逐步扩大影响力。”
此外,如果美国党要在各州推出联邦职位候选人,甚至是第三势力的总统候选人,都必须遵守各州不同的参选资格规范。
1968年美国独立党候选人华勒斯(George Wallace)赢得南方5州选举人票后,再无第三势力总统候选人成功突破两党垄断的局面。
1992年亿万富豪裴洛(Ross Perot)虽获得近19%普选票,但未能拿下任何一州。2000年绿党纳德(Ralph Nader)的2.7%得票率,反而被认为间接影响了佛州计票结果,让小布什最终胜选。
竞选策略与目标席次
杜克大学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麦科考(Mac McCorkle)认为,美国党候选人不会真正胜选,但可能扮演“搅局者”、“干扰者”的角色,破坏共和党布局,在北卡州等战场州抢夺足够选票,影响选情。他预测,期中选举时MAGA支持者可能流失,为美国党创造机会。
潜在支持者的内部分歧
选民凝聚力也存在问题。马斯克声称要吸引的80%中间选民,在诺埃尔看来并不具备组成政党的足够凝聚力,“民众对现有政党感到失望与不满,但也对这些政党怀有感情……他究竟想要吸引哪些人?所谓的80%根本没有明确定义。”
争取政治盟友
政治盟友的招募同样困难。马斯克与川普撕破脸后,在共和党内的影响力明显减弱。
诺埃尔指出,尽管马斯克财力雄厚,但新政党需要一批格外忠诚的支持者投入,即使初期选战失利,也要努力不懈继续奋战,“这可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马斯克的性格
最关键的挑战可能来自马斯克本人的性格。这位以打破常规、设定崇高目标闻名的亿万富豪,是否有耐心面对繁琐的候选人资格审查程序,以及可能的选举失败?
麦科考直言,“我不确定他有那样的耐心。我无法想像马斯克会用馀生去尝试创建新政党。我认为这一切都源于他与川普的个人恩怨,以及试图摧毁川普政治遗产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