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曝俄Su-35战机大罩门 有重大缺陷

中时新闻网 2025-07-04 19:37+-

1位埃及高级军官近日披露,开罗2018年会取消与俄罗斯签订的苏(Su)-35战机采购合约,原因在于彻底的技术评估揭露,这款战机在雷达、电战系统及引擎效能上的重大缺陷,无法满足开罗因应现代区域威胁的需求。

综合外媒3日报道,埃及这决定最初受到美国地缘政治压力的影响,后来更因苏-35过时的雷达、脆弱的电战系统和低效发动机无法满足埃及的需求而告吹。 而这项7月初公开的交易破裂内幕,不仅凸显了埃及转向更先进可靠平台的战略,也引发了外界对俄罗斯在全球军火市场地位的质疑。

苏-35是俄罗斯苏恺设计局(Sukhoi Design Bureau)研发的4.5代多用途战机,一度被誉为莫斯科军事出口的基石。 埃及与俄罗斯2018年签署了价值20亿美元(近578亿台币)合同,计划采购24架苏-35战机,当时这被视为俄罗斯在中东的重大胜利。

然而,美国透过“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CAATSA)施压,加上开罗发现苏-35的技术缺陷,促使埃及2020年放弃这笔军购案,这些战机后来转给伊朗。 而埃及详细点明苏-35的缺陷,罕见揭示了它的战略考量,还有对中东军事格局的影响。

俄制苏(Su)-35战机的数据照。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苏-35“侧卫-E”(Flanker-E)为双引擎超机动战机,在于与如F-15及“飙风”(Rafale)等西方战机竞争。 它采用的两具土星(Saturn)AL-41F1S引擎,推重比达1.1,具备敏捷的空中缠斗力。 而机上的“雪豹”(Irbis)-E“被动电子扫描阵列”(PESA)雷达,则可侦测400公里内的目标。 此外,苏-35可搭载R-77空对空飞弹及Kh-31反舰飞弹等多种武器。 然而,埃及在评估时却发现,苏-35缺乏现代空战所需的关键能力。

首先,苏-35的电战系统无法有效抵御敌方雷达及导弹威胁。 埃及官员指出,相关系统在面对当前战场上日益精密的电子干扰技术时表现不佳,这使苏-35在如中东这类充满先进电战工具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很容易受攻击。

其次,“雪豹”-E“被动电子扫描阵列”先前虽性能强大,但与西方战机如F-35或埃及“飙风”战机搭载的“主动电子扫瞄阵列”(AESA)雷达相比,却已落后。 “被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采用砷化镓元件,效率较低又容易受干扰,而“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采用氮化镓技术,具备更优越的目标辨识能力和抗干扰性。 而埃及空军重视先进传感器能力,认为苏-35的雷达已无法满足现代战争对态势感知的要求。

此外,苏-35的AL-41F1S引擎也有问题,它虽强而有力,但却会散发高温,又有明显的音迹,很容易被红外线及雷达系统侦测到,影响匿踪行动中的生存力,而这在中东对抗如以色列F-35I战机或土耳其“旗手”(Bayraktar)无人机等先进威胁时,格外不利。 另一方面,发动机耗油量高,限制了苏-35的航程及酬载量,与埃及现有F-16战机的奇异(General Electric,GE)F110发动机相比,效率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