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对华依赖 日本明年启动关键计划
日本将从一处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这是日本首个此类试点项目,将于明年1月启动。
《日经新闻》7月1日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将派遣“地球号”(Chikyu)深海科学钻探船,停靠在距离南鸟岛海岸100至150公里处。南鸟岛是珊瑚环礁,位于东京东南约1950公里处。
一条管道将下放到海平面以下5500米海底,收集35吨泥浆。如果成功,这将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船只从如此深的海底开采稀土。
虽然中国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稀土,但日本周边专属经济区的海床也蕴藏着丰富稀土资源。据估计,光是南鸟岛周边地区就蕴藏约1,600万吨的稀土,位居世界第三位。
这些稀土中包含镝和钆,这两种稀土的含量特别丰富,而镝是可用于制造电动车引擎的磁铁,钆是用于制造核控制棒的元素。
南鸟岛附近海域的深海矿床中还发现超过2亿吨富含稀有金属的锰结核(manganese nodule),其中钴含量相当于日本国内约75年的消费量,镍相当于约11年的消费量。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战略资源。拳头大小的锰结核由铁和锰的氧化物组成,含锰约20%,钴和镍不到1%。这三种元素都用于制造电池,包括电动汽车电池。
稀土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许多高精尖技术产品至关重要:激光制导武器、先进战机、军用夜光镜、导弹、iPhone、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核能等都要用到稀土。稀土是电子制造、国防军用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和高薪科技产业的关键材料,又被称为“科技的种子”、“工业维生素”、“21世界的黄金”等。
多年来,中国出产的稀土产量至少占全世界的90%以上,因此,稀土矿产市场一直由中共紧紧掌控着。在和美国的最新贸易战中,中共把稀土武器化,限制稀土和磁铁出口,引发美国反制,针对芯片、化学品和飞机部件对中国进行出口管制。
日本计划开采深海矿产,这对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有很大意义。
日本政府预计最早在2028财政年度,从南鸟岛开采的稀土就能在私人企业中应用。但这些矿床位于海平面以下约4000至6000米的海底,具体情况目前尚不清楚。
在2022年8月至9月,日本海洋科学技术振兴院(JAMSTEC)在茨城县近海成功开采了稀土元素。当时开采使用的管道深度达2500米。
南鸟岛邻近深海海底2,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稀土储量超过1,600万吨。 (CMSGT Don Sutherland/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明年即将进行的开采将尝试取回两倍以上深度的泥浆。现场试验成功后,将正式开始开采。
南鸟岛稀土计划原定于2024财年启动,但由于英国公司制造的钢管交付延迟,工程延至2025财政年度。
另一次试采将于2027财政年度进行,此试采将持续一个多月,计划回收1,000吨泥浆。政府部门计划在南鸟岛建造一座简易精炼厂,以方便稀土元素运往日本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