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过的信号出现了…
中国大陆众多银行的存款利率跌破“1”,导致曾经火爆的大额存单抢购潮消失。不少定存快到期的储户因此感到焦虑。有储户表示,100万元(人民币,下同)存款,三年利息从10.5万元缩水至3.9万元,未来的利息收入将“断崖式下跌”。
5月20日,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招商银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首次跌破1%至0.95%,活期利率降至0.05%。近一周以来,十余家中小银行紧随大行降息步伐,将最高定存利率压至1.7%以下。
部分银行同步调低大额存单利率,并下架2年期以上产品。目前大行大额存单利率多未超过1.4%。部分民营银行降息后,可购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也仅为1.65%。
已有中小银行跟进本轮降息。例如,杨凌农商行5月21日发布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其中,一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1.1%。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1.2%、1.3%、1.3%,全线进入“1时代”。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周,肇庆农商行、杨凌农商行、湖南安乡农商行、渤海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发布利率调整公告,官宣降息。调整后,一年期定存的利率基本在1.1%~1.2%,定存最高利率不超过1.7%。
“第一财经”5月26日报道,这也使不少定存快到期的储户焦虑起来。来自福建的储户黄元(化名)在6月份有两笔存款到期,当时的存款利率在3.5%左右。对于她而言,未来这部分的收益将“断崖式下跌”,100万元存款,三年利息从10.5万元缩水至3.9万元。
“三年前存100万,利息能买一辆车;现在存三年,利息只够加三年油。”黄元说,到期后决定多看几家银行,但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存款产品。
鉴于中国大陆民众曾历经多年的贫困,加上对未来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高储蓄率已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习惯。中国居民人均储蓄率长期维持在30%以上,甚至曾突破50%的高点。银行大额存单更是受到民众的青睐。
但是在利率普降的背景下,银行大额存单、通知存款等“高息”产品也黯然失色。挂牌利率调整后,多家大行两年期以上大额存单已下架、存单利率也同步调低。
中国银行目前已无两年期以上存款产品在售。
除大行外,原本的“利率高地”民营银行大额存单产品也出现调整。5月25日,众邦银行仅有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在售,最高利率仅为1.65%。去年,该行大额存单利率一度达到3%以上。
在此背景下,此前盛行的大额存单抢购潮也已偃旗息鼓。一名储户说,“最近没有再抢大额存单了,因为利差并不算太大了。”
他表示,由于缺乏足够有吸引力的产品,他所在的大额存单抢购社群已很久无人讨论相关话题。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