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铁道部长刘志军是如何走向毁灭的?
刘志军不是红二代,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而是出身农家。他从一名养路工干起,一步一步爬到铁道部部长的高位上,不完全是靠吹牛拍马上来的。
了解刘志军的人都承认,他是个“工作狂”,不怕吃苦,肯干,能干,敢干。他43岁任铁道部副部长,50岁任铁道部部长。
但是,在58岁那年,他却从中共高铁“大跃进”的“领军人物”,突然一个倒栽葱,沦为阶下囚。
2011年2月11日晚,刘志军刚从外地回到北京,就在铁道部大院内,被中纪委办案人员带走。2月12日,刘志军被免铁道部党组书记职务;同日,中纪委证实,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被查。2月25日,刘志军被免铁道部部长职务。
2012年5月28日,刘志军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中纪委的通报称,刘志军滥用职权,帮助北京博宥投资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丁羽心(即丁书苗)获取巨额非法利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和贵重物品;道德败坏;对铁路系统出现的严重腐败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2013年7月8日,刘志军被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法院认定:1986-2011年,刘志军在担任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郑州铁路局副局长、沈阳铁路局局长、铁道部运输总调度长、副部长、部长期间,利用职权,受贿6460万余元;刘志军在担任铁道部部长期间,滥用职权为丁羽心及其亲属获得巨额经济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如今,刘志军已从死缓减为无期,仍在北京秦城监狱苦煎熬。
刘志军为什么走上毁灭之路?
综合国内外报道看,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为升官而储备金钱。
刘志军是一个权力野心很重的人,当了副部长,还想当部长;当了部长,还想更上一层楼。
如何才能官运亨通呢?在刘志军被提拔重用的过程中,中共官场盛行的潜规则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送什么?最直接的,就是钱。
钱从何来?以权谋钱是也。
在刘志军案中,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山西女商人丁羽心。丁羽心攀上刘志军,是为了用他的权赚钱;刘志军与丁羽心勾连,则是把丁羽心变成他的“钱袋子”或“提款机”。
刘志军通过丁羽心捞钱的主要方式是,在铁路工程招投标中,刘志军负责向下属单位打招呼,丁羽心向中标企业收取高额中介费。
2007-2010年,丁羽心先后帮助23家公司中标57个铁路建设工程项目,中标的标的总额超过1800亿元。其中53个项目,刘志军亲自打过招呼;另外4个项目,刘志军虽没有亲自打招呼,丁羽心借助的仍是她与刘志军的关系。
丁羽心等得到的“中介费”高达30多亿元,其中丁羽心个人拿到的高达20多亿元。
没有刘志军的权,就没有丁羽心等的30多亿的钱;这30多亿的钱虽然记在丁羽心等的名下,刘志军想用钱,丁羽心等随时都会奉上。
2013年7月8日,刘志军案审判长答记者问时说:“刘志军滥用职权使得丁羽心等人谋取利益30余亿元,对此办案机关在办理丁羽心案等其他关联案件时扣押、冻结了丁羽心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大量现金、股权、房产、书画等物品,此前媒体报道中所提374套房产、现金等均包括在内。”
严格地说,上述374套房产也好,大量现金、股票、书画也好,都是刘志军与丁羽心等共同受贿所得。
丁羽心说,她和刘志军认识十几年来,双方关系逐渐加深,刘志军在铁道部当副部长时,在铁路运力审批上就照顾她。“我有了钱,就四处活动,为他引荐各方面重要关系,为他竞选铁道部部长积极活动。刘志军当了正部长以后,权力更大了,我为了靠他的权力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对他更加言听计从。”
2007年12月,铁道部政治部主任何洪达被中纪委带走调查。何洪达是刘志军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1997年下半年至2002年10月,刘志军先后5次收受何洪达送的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2.77万元。
刘志军担心何洪达被查会影响他的政治前途,让丁羽心找关系,使何洪达的案子不进入司法程序或能从轻发落。丁羽心立即花钱找人摆平此事。
丁羽心为此花了多少钱?4400万。
之后,刘志军为了能够当上省委书记,让丁羽心找关系。丁羽心交代说,她为此支付了500万元。
第三,权力超级大。
中共铁路系统长期实行国家垄断,政企合一,集中统一、半军事化管理,权力非常大,官大一级压死人。
铁道部在各级地方政府中没有相应的铁道厅、局等,相对独立于地方;从铁道部,到铁路局,到铁路分局,到站段,实行垂直管理;铁道部拥有自己的公安系统、检察院系统和法院系统,还有自己的医院、学校和企业,基本上是自成一体。
刘志军当铁道部长之后,大权独揽,说一不二。
在铁道部办公厅工作过的李培根曾对记者说:铁道部的人当面从来不叫刘志军“部长”。“那叫他什么?”记者好奇地问。“叫首长!铁道部有那么多部长,宣传部长、组织部长都是部长,部长多得不稀奇,而刘志军只有一个,所以当他的面,要叫首长!”
在铁路系统,还曾流传着颇为经典的一句话:“只要刘部长让我们喝,别说是酒,就是敌敌畏,我们也要喝下去!”
当时,铁路建设几乎所有重大工程的招标事项,分管领导总要小心翼翼地“请示”刘志军:“首长有什么指示?”而刘志军总是一言九鼎。
这也正是丁羽心等能够轻而易举地赚30多亿元“中介费”最重要的原因之所在。
因为刘志军权力超级大,铁路系统想升官的人,都纷纷巴结他,向他买官。
从法院对刘志军的判决书看,刘志军从1986年收受第一笔贿款起,到他2011年被查办为止,他的“卖官史”长达25年。
1999年至2009年初,刘志军先后7次收受邵力平给予的人民币620万元、1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4.15万元;刘志军先是帮时任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局长邵力平当上柳州铁路局党委书记、局长,之后又帮邵力平当上南昌铁路局局长。
第三,监督非常弱。
从中共的监督体系讲,对刘志军的监督机关和领导有很多。从党的系统看,有中央领导、中纪委;从政府系统看,有全国人大、国务院、监察部等,从司法系统看,有最高检察院反贪局等,此外,还有全国政协、民主党派、舆论宣传等。
在刘志军任铁道部长的8年里,上述对刘志军负有监督之责的机关或领导对他的监督几乎等于零。
2006年,刘志军的弟弟、原武汉铁路局副局长、汉口火车站站长刘志祥,因雇凶杀人、贪污受贿等被判刑。据法院判决,刘志祥犯故意伤害罪、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0万元;对4000余万元的非法所得予以追缴。
刘志祥案与刘志军有没有关系?无疑是有的。
据举报刘志祥的汪汉林讲:“2005年,刘志祥的案子,已经牵扯到刘志军,2006年我就给中央有关领导写过一封举报信,说了刘志军的问题。”汪汉林在举报信中言之凿凿地提到两个人,蔡贤辉和高君。“他们是刘志祥每年派到北京,成捆给刘志军送钱的人,两个人都被湖北省纪委调查过。蔡贤辉是汉口火车站新欣服务公司的经理,因为利益分赃不均跟刘志祥闹翻了,被刘志祥带着人开车追杀过,‘失踪’了一段时间,后来被警方刑侦人员布控在云南中缅边境抓获。蔡贤辉被调查3个月后放出来的第三天,在家里猝死”。
当年刘志祥专案组的一个老警察说:“当年抓到蔡贤辉和高君之后,的确有线索指向刘志军,但是情况很复杂,没有查下去。”
刘志军案被查出,是国家审计署2009年开始对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第一次跟踪审计时发现了丁羽心问题的线索,然后顺藤摸瓜,最终发现刘志军是丁羽心背后的后台老板。
第四,贪恋美色。
丁羽心不仅是刘志军的“钱袋子”或“提款机”,还是刘志军的“皮条客”。
1996年,厦门远华集团老板赖昌星,投入上亿元兴建了一座内设富丽堂皇的红楼,用金钱和美色把诸多官员拉下水。
丁羽心不仅为刘志军物色了多位年轻漂亮的女子并送上床,还精心为他打造了一座别样的“红楼”。
2009年,丁羽心出资5000万元参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丁羽心此举可不是因为她对文艺有什么特别爱好,而是因为他的“老板”刘志军好美色,《红楼梦》里美女多。
2013年2月5日,曾在《黑龙江日报》任记者20年,在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执教15年的摄影师李振盛发微博称:“2月1日,哈尔滨中院审理中铁集装箱公司董事长罗金宝受贿案时爆出猛料:丁羽心为猎取铁路项目中介费8亿元,为刘志军介绍由她投资拍摄的新《红楼梦》剧组全部女演员,12钗一个不漏,连漂亮丫鬟仆妇及女职员全部‘逐一幸过’。”
结语
刘志军落马后,铁路系统至少15名副局级以上官员落马,其中包括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死缓),原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郭文强(死缓),原呼和浩特铁路局局长林奋强(死缓),原中铁集装箱董事长罗金宝(死缓),原昆明铁路局局长闻清良(死缓)等。
刘志军落马后,盛光祖接任铁道部长。
盛光祖上任的第二天,就召开铁路建设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立下“廉政军令状”:“我个人及党组成员决不插手干预铁路工程项目,在铁路工程招投标、物资设备采购等方面,坚决做到不批条子、不打招呼、不徇私情、不施加影响。”
2023年12月12日,盛光祖因2004~2022年连续18年受贿6300万元被判刑15年。
在刘志军等一批铁道系统官员被判死缓之后,盛光祖仍以受贿6300万元被押上审判台说明了什么?说明刘志军的贪腐问题,不仅仅是刘志军个人的问题,而是中共一党独裁、一党专制、一党极权的必然结果。
中共不倒,腐败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