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暗喜:我全家都是市长
5月12日,菲律宾举行了中期选举,除了国会改选外,地方上也举行了选举。
在达沃市的选举中,现在仍被关押在荷兰海牙监狱中的前总统杜特尔特以极大的领先优势当选为市长,他的儿子、现任市长·塞巴斯蒂安·杜特尔特当选为副市长。
这是一种比较奇怪的选举制度。
像菲律宾这样,选民们既选出市长,也选出副市长的情况,是很少见的。而且,市长与副市长的选举,又是分开的,并不像是美国大选普选阶段中选举总统与副总统那样。
我们知道,在美国大选的普选阶段中,一个党派所提名的总统候选人与副总统候选人的名字,都列在一起。把票投给总统候选人,也就相当于是投给了副总统候选人,他们在选票上是两位一体的。
但是在菲律宾,市长选举是市长选举,副市长选举是副市长选举。这可能会造成什么问题呢?有可能选出的市长与副市长来自相反的阵营,他们可能本身就是政治对手,行政分支的一号人物与二号人物不合,就容易造成行政分支内部的龃龉。
那为什么菲律宾要设计出这样的制度呢?是为了让行政分支内的一号人物与二号人物有各自独立的选民授权,这样两人就能互相独立,各自对自己的选民群体负责,以在行政分支内部达成互相制衡的目的。
但是这种构想,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政治实践中,却往往适得其反。
健康的制衡是少有的,更多的是互相倾轧,或是被政治家族用作为跳板。
沙拉·杜特尔特
举例说,菲律宾总统与副总统的选举方式,与达沃市的市长副市长选举方式,是一样的。
现任总统马科斯与副总统沙拉(杜特尔特的女儿)来自不同的阵营,他们两人的关系非常糟糕。沙拉在去年对马科斯发出了死亡威胁,不久后,马科斯所属政党占据多数的菲律宾众议院又通过了对沙拉的弹劾案,现在正等待参议院的批准或否决。
但是,在当时的大选中,马科斯与沙拉却是情投意合的,他们两人度过了一段互相利用的“蜜月期”。马科斯呼吁自己的支持者在副总统选举中,把票投给沙拉。相应地,沙拉也呼吁自己的选民,在总统选举中,把票投给马科斯。最后,两人双双当选,没过多久,他们俩的关系就破裂了,闹到了死亡威胁与弹劾的地步,只留下选民们目瞪口呆。
帕罗·杜特尔特
并不是说制衡只能存在于不同的政府分支之间,行政分支内部也可以有制衡,但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可以实现,最好不要让分支内的一号人物与二号人物互相制衡。
而且,菲律宾体制中所设想的这种行政分支内部制衡,其制衡力度,在实际上也是很弱的。仍然以马科斯与沙拉为例,沙拉作为副总统,其权力很有限,她并不能有效制衡马科斯。
对于选民们而言,如果是为了实现制衡,而把选举总统与副总统的票,投给相反阵营的候选人,其实意义是不大的,还不如在国会选举与总统选举中分别投给不同阵营的候选人。
塞巴斯蒂安·杜特尔特
同时,地方行政机构中的制度设计也被政治家族利用了。
以杜特尔特此次被选为市长的达沃市为例。他是下一任市长,他的儿子是下一任副市长。
而在先前,沙拉·杜特尔特当市长时,她有三任副市长,分别是她的父亲与两个弟弟。
杜特尔特在此次当选前,已经担任过达沃市长了,在他先前的任期内,女儿沙拉·杜特尔特与他的另一个儿子帕罗·杜特尔特都当过副市长。
市长与副市长职位,在杜特尔特家族内打转。
菲律宾作为总统制国家,有副总统职位是很正常的(但不应该与总统分别选出)。
但是达沃市真有必要设立一个民选的副市长职位吗?制衡是没有的,反而还被政治家族利用了。
如果达沃市只能选出一个市长,那么杜特尔特此次还会让他儿子、现任市长不去参选市长吗?他还能在狱中当选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杜特尔特现在仍在荷兰的狱中,他无法实际履行市长职权,所以,他的儿子,现任市长、下一任副市长塞巴斯蒂安·杜特尔特将会代为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