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剩男危机越发严重

砍柴书院 2025-05-10 14:02+-

近日,一组数据引发了无数网友们的热议,据悉单身男子已高达3000万。

更扎心的是,这3000万人,不是因为懒惰,也不是不想结婚,而是结不起婚,或者结了也守不住。

有人说:“这是因为男女比例失衡”。

这个答案也有一定道理,但追根溯源,这是几十年“重男轻女”传统的苦果。

过去觉得多生个男孩是保险,如今男孩多得发愁,却没人反思当初那句“有儿才有根”的执念。

按照正常比例,每出生一百个女孩时,大概会有103到107个男孩降生。

但在我们国家,这个比例常年超高,有些年份甚至突破了120。

这就意味着,一堆男孩从一出生就注定“配不上对象”,更残酷的是,这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很多人想要儿子,觉得生女儿“亏了”。

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剩男危机越发严重

一些农村到现在还流传着“生三胎前两胎不能是女儿”的说法,更有极端者为了生个儿子,不惜反复怀孕、偷偷鉴别胎儿性别、甚至选择性流产。

但尴尬的是,几十年过去了,“香火”还是没看见,村里倒是先出现了一批三十好几却还娶不到媳妇的大龄男青年。

当然,导致这种局面的,并不只是盲目的生育政策,还有整个社会文化的推波助澜。

比如“点灯”这种听上去吉祥的民俗,其实也带着明显的性别歧视色彩。

生男孩才能“点灯庆祝”,生女儿就当没发生。

当法律无法真正保障女性继承土地权、财产权时,女孩注定在人们心中“不值钱”。

于是大家都要男孩,结果谁也娶不到媳妇,这真是讽刺。

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剩男危机越发严重

原本很多人以为,不结婚是很多男青年的困境,但调查后发现,很多人竟然“越来越不焦虑”了。

有人调侃:“以前怕单身,现在单身反而省事”。

说到底,这种“不结也行”的态度,其实是被生活压力硬生生压出来的。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是被房价、彩礼、教育成本压得喘不过气。

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剩男危机越发严重

尤其是男生,在传统观念中男人就是“家里的顶梁柱”,结婚要买房买车,要扛责任、扛开支、扛父母的“脸面”等等。

而女生则在婚恋市场上被放到了“选择者”的位置,导致“剩男危机”不仅是比例失调问题,更是一种心理落差。

一方面是现实压力,另一方面是婚姻成本高得离谱的经济困局。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索性选择“不婚不育保平安”。

所以说,现在很多人不再执着于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与家庭,结婚、生子和买房这些人生“标配”,正在从“必选项”变成“可选项”。

更让人惊讶的是,“光棍危机”的话题,已经不再像早年那样被经常讨论了。

相反,很多人面对“三千万光棍”的数字竟表现得格外冷静,毕竟,焦虑也改变不了现实。

甚至有网友开玩笑说:“等机器人技术成熟,我连情绪稳定系统都选好了。”

看似调侃,但也透露出一种现实的无力感。

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剩男危机越发严重

这就像一场关于“婚姻意义”的全民反思。

有些人开始反问:我到底为什么要结婚?是因为爱?是因为需要一个搭伙过日子的人?还是仅仅因为“该到了年纪”?

越来越的多人意识到,如果婚姻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反而让人活得更累,那这桩婚姻到底还有多少必要?

所以,面对婚姻,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越发理性了。

归根结底,导致三千万光棍的,不是科技不够发达,也不是女性太过挑剔,而是整个社会长期以来的“性别价值观”出了问题。

我们太习惯于把男性放在“资源供给者”的角色,把女性定义为“附属角色”,却忽略了两者本应是平等的人。

只有当全社会都真正地认识到女性的价值,并且从制度层面上保护女性的权益,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性别比失衡”带来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个人都拥有“选择不结婚”的自由权利,而不是因为社会结构的问题,被迫“单身到底”。

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剩男危机越发严重

让婚姻回归本质,不是义务,不是任务,而是两个独立的人在尊重与理解下共同生活的选择。

我们总以为“光棍”是个人命运,其实它更是一面照出社会问题的镜子。

三千万男人找不到老婆,并不是他们自身出了什么错,而是这个社会在某个阶段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但现在我们仍然有机会弥补。

希望从现在开始,放下对性别的偏见,让每一个新生命都被平等地对待。

  • 最新评论
  • just4look

    这种计算不说明问题,因为夫妇有年龄差。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