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数据惨不忍睹
大陆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最新数据,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减0.1%,连续三个月呈现负值,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降2.7%,已连续30个月负增长趋势。 不过按月来看,因食品和旅游价格回升,带动CPI按月由降转涨,其中牛肉价格因进口量减少价格上扬,或为受到中美关税战影响。
大陆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CPI年减0.1%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 能源价格下降4.8%,降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10.4%,影响CPI下降约0.38个百分点,是CPI下降主因;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按月来看,CPI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主要是食品、旅游服务回升带动。 食品价格按月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牛肉价格受进口量减少等因素影响,上涨3.9%。
而旅游服务价格受需求回暖及假日因素共同影响按月明显回升,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馆住宿和旅游价格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国际金价变动也带动金饰品价格上涨10.1%。
董莉娟强调,虽然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行业价格产生一定下拉影响,但大陆经济基础稳、韧性强,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2024年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肉品供应国,路透3月报道,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显示,2020年根据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取得肉品输中注册资格的美国肉品工厂中,有一千多家工厂的资格在16日失效。 报道指出,这次输中资格失效的美国肉品厂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恐对美国肉品进入大陆市场造成限制,并损及价值约50亿美元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