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都软了

梳子姐2024 2025-05-09 09:22+-

今天文章的题目本来想写“骨头断了”的,细细斟酌,骨头断了毕竟还是硬的,还可以接上,而软了则无药可救,终归觉得还是“骨头软了”更合适些。

起因是这么一件事,重庆大学的刘培乔一下火出圈,她现在大学四年级,就已经发表14篇SCI论文,初中开始就申请发明专利,这履历乍看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

然而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有网友说自己儿子读博四年,发了2篇SCI,实在太辛苦,太煎熬,太不容易了,本科4年发14篇SCI根本不可能。

若不是人才天降,那就是有贵人相助。

果然,刘培乔并不是论文和专利的第一作者,主要作者是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刘某华,而刘某华与刘培乔恰系父女关系。

现在重庆大学已成立专项工作组,正在进行核实,其实不用调查就能看出其中门道,因为刘培乔并不是第一个“神童”,类似这种拼爹、拼妈的游戏都被玩烂了,出了太多洋相。

比如,合肥一六八中学曾经出现个天生早慧的神童,13岁上初一就能发明“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16岁又发明“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这背后主要是人家有个在研究院当院长的好爸爸。

骨头都软了

骨头都软了

昆明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陈灵石更让人惊掉下巴,他的获奖研究成果是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一举攻克直肠癌难题。

一个连直肠是啥都不知道的年纪,愣是攻克了直肠癌难题,就问服不服?

不服也得服,谁让你没有当研究员的爸爸,没有当院士的爷爷呢?

西南交大也有位像刘培乔一样优秀的学生,她叫陈玉钰,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还有好几个挂科,然而就是这样的成绩,却被保送上中科大的研究生。

陈同学是有特长的,人家大一就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大二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写出被SCI收录的论文,这背后离不开当教授的母亲一手操办。

再加上最近协和那个优秀的董小姐,如此多的优秀人才降生,放眼整个宇宙,感觉我们这个国家不强盛都不行。

有网友定性这是学阀、门阀,其实“学阀门阀”都抬举他们了,准确地说应该是骗子,会写论文、会搞发明创造的骗子。

从学术上看,这些研究员、教授、所长们,可以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也算是国家的栋梁,但同时他们又是一群丧失气节的软骨动物。

骨头都软了

头几天文章中提到,云南省主席龙云和西南联合大校长梅贻琦女儿双双落榜清华,无论政界大佬,还是学校一把手,都没能给自己孩子开后门。

除了他们,还有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冯友兰两位教授,他们的女儿也都同时落榜清华。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人连自己孩子的事都没整明白,简直太迂腐了。

有时候不得不惊叹现代人的聪明灵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上演一出又一出闹剧。

学术圈的事就写到这里,最后补充一个小笑话。

昨天文章中讲了基层会议多、形式主义严重的问题,有读者说多开几个会算啥,他们曾经夏天开会让带棉衣,被去年冬天的镜头。

起初以为他是把小品的情节拿出搞笑的,没想到还真是这样,并且不少人都有类似经历。

有位读者说,创城时要求一个月开8场会,并且人数达到15个,村里开会的人都凑不齐,只能搞一次活动,趁着人多换衣服、换位置、换地方,把8次会一次性补齐。

上上下下都在演,这群演员的最高修养就是把正经事搞得很扯淡,把扯淡的事搞得很正经。

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老百姓,谁也别笑话谁,为了一碗饭吃,大家骨头都是软的,已经没人能站起来了。

  • 最新评论
  • 100656392000

    一般看发表论文有无人引用。另外,不是第一,第二和最后,基本是政治挂名。一般,第一就是做工作,写,最后是通讯作者,负责全面的改动,第二一般是比较重要的参与实验的技术方面的主力。

    屏蔽
  • 鬼见愁

    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冯友兰两位教授,他们的女儿也都同时落榜清华,原因很清楚。那时是败寇中国国民党当权,这二位教授没机会吃习胖子们拉出的党屎,以开发自己的大脑!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