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遭夺命一击 习派替身上红场
1、怕遭夺命一击 习派替身上红场
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9日精心安排的“胜利日”军事阅兵进入倒计时,莫斯科对贵宾名单首位人选毫不掩饰:中共领导人习近平。5月9号,俄罗斯红场,按理说这应该是一场庄严的纪念二战胜利阅兵式。但今年,现场多了不确定、多了悬念,也多了火药味。这场阅兵,不只是一个仪式,也可能变成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最具挑衅意味的高危事件。因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公开警告,无法保证出席普京“胜利日”领导人的安全。有分析指出,一贯贪生怕死的习近平在如此敏感时间敢于出访俄罗斯,可能隐藏着令人震惊的内幕,9日出现在红场的习近平极可能是一位替身。
5月7日,乌克兰无人机连续第3天针对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展开袭击,在习近平到访前数小时,莫斯科多数机场不得不一度关闭。据中共官媒7日报道,习近平乘坐专机抵达莫斯科,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等政府高级官员在机场迎接,习近平抵步后发表机场讲话。陪同习近平出访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外交部部长王毅等。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称,普京和习近平将在5月8日会谈,谈判将先在小范围内进行,随后举行扩大会议。中俄将讨论所有的经济和能源问题,其中包括“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有分析指出,与一两年前不同,习近平现在对战争问题毫无兴趣,他现在更关心美国试图和俄罗斯达成重大协议…这让习近平很不满,他可能会在闭门会议上向普京阐明,脱离中共或与美国过度交好,都可能为俄罗斯带来严重问题,中共可能会向俄方列出一整份清单,给普京提供一系列的“胡萝卜”,同时提醒普京,北京手里的“大棒”都有哪些。而对于普京而言,俄罗斯现在是中美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
除了中俄关系,习近平此行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安全问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前警告,基辅无法保证出席庆祝战胜纳粹德国 80 周年仪式的领导人的 "安全",这些仪式包括5月9日的大型阅兵式。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朱洛娃对俄媒指出,若习近平在出席阅兵式时遭袭,中共“可能借此向莫斯科提供重大援助”,因此乌克兰“不会想要针对莫斯科的阅兵式进行袭击”。海外时评人士杜文分析指出,一贯贪生怕死的习近平在如此敏感时间敢于出访俄罗斯,可能隐藏着令人震惊的内幕。早在今年春节期间,曾在一期节目中专题讨论习近平下基层视察时的安保问题,习近平每次视察,沿途戒备森严,草木皆兵,堪称“民不聊生、官不聊生”。充斥着精心布置的布景与临时演员。然而,仅仅数月后,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明确警告红场存在安全风险的背景下,习近平依然选择亲赴莫斯科,与普京并肩亮相红场阅兵。这种从“胆小如鼠”到“无所畏惧”如此反常的行为背后必有隐情,经过多日思考并与国内知情人士交流,杜文得出结论:习近平此次赴俄的“勇气”,很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而关键就在于安全替身的启用。换言之,红场阅兵中的“习近平”,可能并非他本人,而是一位外貌酷似、经过特殊训练的替身。
近年来关于习近平使用替身的传闻在海内外社交平台上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他长时间未公开露面或状态异常时,议论更为集中。例如去年三中全会前:习近平突然“消失”,随后在越南使馆吊唁活动中露面,随后就被质疑身高比例、面部表情与以往不符。杜文透露,替身在中共高层早已不是秘密,“略微上点层次的人都知道”,他甚至听闻一些骇人说法,例如习近平早已患病,当前活跃于公开场合的“习近平”仅是替身之一,而其夫人彭丽媛偶尔配合演出。更有传言称,军中人士如苗华被抓,可能是因为他们知晓真相,恐泄露习近平“被架空”的内幕。杜文从四个维度剖析了习近平此行的真实政治意图,认为这场“替身政治秀”不仅是个人安全的考量,更是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博弈,第一、习近平这次赴莫斯科是一场公开的政治宣誓,表明无论西方如何制裁俄罗斯,中共都将坚定站在其身后。这不仅是对普京的背书,更是在全球地缘格局中选边站队。第二、习近平怕死,但更怕在战略格局中显得怯弱。通过替身营造“与普京并肩”的形象,既满足了国内宣传需求,又避免了个人风险,这正是中共统治逻辑的典型特征:一切皆可伪装,一切皆为表演,但必须塑造铁血形象。第三,习近平试图通过话语操控,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包装成“反霸权的正义之战”,北京的所谓“和平倡议”不过是为俄罗斯侵略行为争取喘息空间,将侵略者粉饰为反抗强权的斗士。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话语操弄,旨在重新定义谁是正义、谁是邪恶。第四点,习近平力挺普京的深层动机源于对中共被全球围剿与边缘化的恐惧。俄乌战争后,西方国家空前团结,民主与威权的价值观对抗日趋明显。这让习近平意识到,若普京政权垮台,中共将失去最大盟友,面临西方的全面围堵。为防止俄罗斯倒下,习近平不惜承担支持侵略者的国际骂名,通过经济、外交与技术支持为普京续命。俄乌战争牵制西方资源符合中共的战略利益,因此北京无意推动乌俄和谈,这种冷峻的算计旨在以俄罗斯为盾,为中共在地缘博弈中争取空间,甚至为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做准备。杜文总结,红场阅兵不过是一场地缘政治的剧场,映照出一个既怕死又怕乱的强权。习近平越是投入这场表演,越证明其内心的慌张与体制的虚弱。这场精心包装的政治秀,终将露出真相。
2、川普:不会取消高关税换取中共上谈判桌
对于即将到来的美中贸易磋商,美国总统川普5月7日公开表示,不会以降低关税的方式,让北京愿意坐上谈判桌,进行贸易协商。
5月7日,就在市场屏息以待美联储的利率决策时,川普又有最新发言,当记者问到,他是否愿意收回对中国产品145%的关税,以便让中共坐上谈判桌时,川普回答:“不”,川普强调,“北京应该重新评估是谁提出了会面要求”。同一天,美国副总统万斯也表示,是中共主动联系美方,美方当然愿意和他们坐下来谈,美国的目标是希望重新平衡贸易。美财政部长贝森特5月7日出席国会众议院财经事务委员会的公开听证会时表示,美中经贸会谈将于5月10日展开,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不会参加本次会谈,两国会不会达成协议,最后会由川普做决定。不过,贝森特现场不愿透露贸易谈判的细节,认为那有害于美国人民的利益;贝森特也在公听会中再度表示,是时候将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名单中移除了。贝森特还表示,美国正全速与18个重要的贸易伙伴谈判,未来会先达成原则上的共识,之后才会形成贸易协议。此外,5月7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如期而至,在暗示经济放缓与通胀上行风险加剧后,美联储主席公布维持利率不变。
3、大陆游客五一在香港麦当劳过夜 登上热搜
中国经济下行和消费降级的背景下,不少大陆人选择“穷游”方式度过节假日,香港人吐槽,今年五一假期,部分大陆游客在赴港旅游时呈现出“穷游”的趋势。相关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引起当地舆论风波。
五一期间,大量大陆旅客来港旅游,陆路口岸更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象,但有香港市民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旺角麦当劳发现有大批大陆游客不住酒店在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餐厅占座位借宿过夜,相关事件接连登上热搜。有香港网友分享假期所拍照片,可见麦当劳店内被大批带有行李箱的旅客占用,其中有人桌上摆有麦当劳食物,亦有人只放着外来饮料,然后数人一起趴在桌面睡觉。港媒记者凌晨探访北京道麦当劳,发现店内约五十人横卧桌椅、行李堆叠,有人甚至脱鞋“晾脚”,画面显杂乱。该场景经网络传播后,香港舆论场迅速分化。与此同时,部分香港当地商家反馈“人潮未转化为财流”,旺角、尖沙咀等热门商圈出现“旺丁不旺财”现象。其中,大陆游客因未达餐厅“最低消费”引发的消费纠纷也成为舆论焦点。旅游业从业者李女士认为“部分大陆游客过度追求低价,甚至要求商家提供免费服务,长期将压低香港旅游服务品质。”不过也有网民表示,香港商家需反思“最低消费”规则的合理性,若强制最低消费,对家庭游客或预算有限者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