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变天传言纷飞

万维读者网 2025-05-07 13:11+-

1、元老逼宫 两大问题未达共识 团派东山再起  

一场前所未有的中共高层人事重组风暴,正悄悄逼近中南海。近日,有关习近平即将在四中全会退位、垂帘听政,以及丁薛祥将接任总书记的传闻在网上炸锅。有分析指出,已失去军队发言权的习近平,如何还能垂帘听政。习现在还能维持在位的假象,是因为掌权的元老们对两大问题还未达成共识,一是如何接手习的烂摊子,二是要不要继续维持中共体制。与此同时,一系列异常动向显示,习权力危机日益公开化之际,胡锦涛团派势力有东山再起的迹象。

据海外时评人士蔡慎坤爆料,四中全会将会有惊天变局,元老们集体逼宫习近平,丁薛祥接任总书记;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接任总理;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取代现在的人大委员长赵乐际。习近平正式退出政治舞台,最晚在二十一大交出全部权力。对此,海外时评人士唐靖远分析指出,这个爆料本身并不是孤立的,因为最近海外的渠道都有各种各样的爆料,而且内容差异很大。这说明了现在党内各个派系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在对外放风,而且版本不一,甚至有些说法相互矛盾。但这种乱象本身恰恰就证明了一个核心的信息,“习近平不行了,他定于一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那个地位,已经是彻底丧失了。”因为外界可以看到,无论什么版本的爆料,最大的一个共同点都是一个,“习近平被削弱了,出现了权力真空,所以将会有新的人上来取代他。”只不过不同的是,各派系都来放风,是自己的人马在掌控大局而已。唐靖远进一步分析,如果习近平还有势力垂帘听政,就说明他在军队事务中一定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反过来,如果说习在21大就要彻底下台了,那么现在他在军中已经都没有了发言权,他就不可能去垂帘听政了。当年邓小平能够做到垂帘听政是因为有两大因素。第一个因素,邓小平保有了军委主席的职务。而且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刘华清都是邓小平多年的铁杆心腹 ,所以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上。第二个因素,邓小平当时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做中央顾问委员会,实际上这个中顾委才是真正操盘整个中共政局、相当于是个太上皇的一个角色。从胡耀邦到赵紫阳,再到六四以后上台的江泽民,他们名义上是总书记,其实手里都是没有实权,邓小平一句话就可以撤换掉。而上述这两大要素习近平全是零,军队中的习家军已经被一锅端了。”此外,目前元老们无论哪个派系几乎清一色都是反习的,所以,说习近平还有能力垂帘听政,这种说法更大的可能是习派的消息源在放风,是为了掩饰大批习家军被清洗的事实,而精心炮制的一个信息战。

另一个矛盾是,按照爆料的说法,习近平早就对丁薛祥不满,如果习真的是依然大权在握,可以像邓一样垂帘听政,为什么要去选择一个自己早就不满意的丁薛祥,而不去选他更加信任的蔡奇当总书记呢?同时,如果中共元老们在拍板后继人选,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自己派系的接班人?此前多个爆料都说温家宝、胡锦涛等团派以及邓小平派系都是反习的主力,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推出一个团派最合适的人选,比如胡春华来当总书记,反而去支持只是相当于习近平家臣这样一个角色的丁薛祥呢?唐靖远认为,习近平其实早就失去了权力, 他现在还能够维持一个依然在位的假象,是因为真正掌权的元老们对后习近平时代的路究竟要如何走,现在没有达成共识,因为这个涉及到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究竟谁来接手习近平这个巨大的烂摊子。其实现在党内谁都不愿意,因为谁上来接习的位置就等于要来替习擦屁股。第二大问题,就是涉及到中共这个体制还要不要继续维持。唐靖远推测,现在党内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共识的,可能一部分红二代还想要保住这个体制,保住他们的红色江山和他们的特权。但是也许有另外一部分人觉得这艘船已经没办法再开了,肯定是要沉了,要及早脱身等等。海外时评人士袁红冰近日曾爆料,现在中国体制内有三股力量已经积极准备对习近平发起政治挑战,包括以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刘少奇的儿子刘源等为首组成的一股政治势力,另一股势力是以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和陈云的儿子陈元为代表的,还有第三种势力就是毛泽东主义的极左势力。这三股势力现在形成了一种默契,要通过一些政治动作来阻止习近平在二十一大上连任。

与此同时,二十大被边缘化的团派大员胡春华近期异常高调活动,万维博主姜维平推测,胡春华上位的可能性极大,胡春华顶替习近平的来势不可阻挡。值得注意的是,与胡锦涛、李克强、胡春华等团派大员有着不寻常关系的石泰峰异常转任中组部长。前中央党校退休教授蔡霞5月6日X平台上表示,石泰峰是2001年被提拔为党校副校长的,胡锦涛是1992年10月至2002年10月任常委时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也就是说胡锦涛提拔石泰峰当党校副校长。近期,团派“祖师爷”胡耀邦的孙子、孙女接连出任国际投行中国区高管,一系列异常动向显示,习权力危机日益公开化之际,胡锦涛团派势力有东山再起的迹象。海外时评人士李燕铭分析,中共二十大上,团派何以被团灭?2024年7月三中全会至今,局势为何又突变?石泰峰调任中组部长是谁主导?当政时被江派势力架空,二十大上被习派人马架离会场的胡锦涛现在果真幕后掌权?上述诸多谜团凸显中共政局诡异,也为中国时局发展带来诸多变数。随着中共政权内外交困、危机升级,以及四中全会高层人事博弈面临摊牌,中南海政治风暴料将愈演愈烈,诸多谜底也将一一解开。

2、中美宣布贸易谈判   美财长披露内幕

中美两国持续围绕关税议题强硬对抗两个多月后,终于宣布本周末的5月10日开始,在瑞士举行面对面的会谈。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7日在北京表示,瑞士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但美国总统川普则表示,是北京要与美方见面。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和北京都未将这场会晤形容为“正式谈判”。对于即将到来的会面,美财长贝森特表示,预计双方将讨论缓和局势,而不是大的贸易协议。

据中美两国政府宣布,美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贾格里尔与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10日在瑞士举行会谈,为贸易谈判奠定基础。路透社预计,瑞士见面美中双方将讨论降低更广泛的关税,两国还将讨论取消特定产品的关税、美国的“小额豁免政策”以及美国出口管制清单。华盛顿和北京在关税问题上陷入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双方都不愿被视为在这场扰乱全球市场、颠覆供应链的贸易战中退缩。

就在美中即将见面的消息传出后,美财长贝森特披露,他计划前往瑞士与瑞士方面进行谈判,并得知北京也将途经欧洲。贝森特没有明确提到哪一方先打电话给对方,只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有很多接触点”。贝森特告诉福克斯新闻,145%、125%的关税相当于禁运,我们不想脱钩,我们想要的是公平贸易。中美双方将在周六的会晤中商定“讨论哪些内容”。不过,贝森特同时强调,预计即将与中共官员举行的会晤将更多地讨论缓和局势,而不是达成一项重大贸易协议。必须先缓和局势,然后才能继续前进。

3、北京突然宣布降准、降息

在与美国的贸易战僵持不下,中国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之际,一直高调反美的中共突然宣布将与美方举行会谈,并在此敏感时刻祭出降准降息的货币宽松政策,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5月7日,中共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降准降息,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5%下调到1.4%,同时下调住房公积金利率0.25个百分点,此举是在最新财新PMI数据远逊预期,以及官方数据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做出的,降息降准能否真正扭转外贸订单骤停和停工潮,仍有待观察。海外时评人士李林一分析指出,对于中国经济面临的多重挑战,仅靠货币政策恐难以从根本上扭转预期。中共此前一直展现强硬姿态,如今却派出何立峰与美国会谈,并配合降准降息等措施,这本身就说明中国经济的困境已相当严重。但这种“救火”式的措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只能在短期内维持一下,过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惨状只会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