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战意外曝光中国软肋
川普关税掀起全球贸易战,中国制造业的隐形“血管”正在进行压力测试。陆媒报道,中国为工业大国,胶带的应用无所不在,但高端胶带技术仍严重依赖美德日三国,在全球关税战下,中国这条“血管”正面临断裂风险。
据报道,胶带是日常生活所见的产品,背后却隐藏著庞大的市场和科技含量,在去年6月已被美国取消豁免关税。现今美国出于关税或制裁考虑,可能封锁高端胶带出口,此举不只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受到冲击,全球供应链也会随之震荡。
专家指出,部分业界人士将胶带比喻为工业的“隐形血管”并不为过,因为不论快递产品、封装箱、甚至半导体制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太空飞行器到智慧型手机、医疗设备,胶带扮演著抗高温、耐腐蚀、导电、防震、屏蔽电磁干扰等关键角色。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胶带市场规模为638.6亿美元,连续五年复合成长率超过12%。
中国是快递大国,在2020年就消耗了480亿米的封箱胶带、长度可绕地球1200圈。2023年中国胶带市场规模达693亿元人民币,但在高性能胶带领域,仍严重依赖进口,特别是在晶圆切割用UV胶带、导电胶带、阻燃胶带等技术密集产品,主要还是由美德日3国企业掌握核心专利。
分析师指出,全球三大巨头美国3M、德国德莎(Tesa)、日本日东电工(Nitto)控制了超过80%的高端胶带专利和市场。
以3M为例,2023年研发投入高达10.85亿美元,形成强大的技术护城河,其Scotch系列胶带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汽车、通信等行业,可在140°C高温下保持性能,兼具阻燃、防水、绝缘等功能。
德莎是德国一线车企胶带供应商,能在高温高湿下保持稳定;日东电工则是半导体切割胶带的“隐形冠军”,在台积电3nm制程中实现零破片率。
相比之下,中国两家国产胶带企业虽能满足中国工业的基础需求,但在高端性能如遮光性、耐热性、导电性等方面与进口产品存在差距。中媒担忧,倘若美国在高端胶带上卡中国脖子,中国制造业恐将面临断裂风险。
示意图(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