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潮,要来了
今年,发生了件很诡异的事儿。
年年催收物业费的物业管家,今年竟然沉默得相当彻底。
去年的管家,从其锲而不舍的催收物业费态度之中,我深深感受了他承担了沉重的任务指标。而在今年,管家仅在2月底的惯例行事后,时隔两个月,却再无多余的催收动作。
事出反常必有妖。
江月打探了杭州其它小区的物业的情况,果然,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
2024年12月,萧山乐虹湾小区物业做了一次物业费7折的活动,诚意相当满——
已缴纳全年物业费的业主,新一年的物业费可以减免一个季度的费用;未满额缴纳物业费的业主,可减免剩下服务月份的物业费;未缴纳物业费的业主,直接减免物业费的费用。
国之璟府,高层住宅的物业费原本为2.8元/㎡/月降至2.3元/㎡/月(不含能耗费)。
降幅约18%。
此外,物业公司还承诺投入260万元用于小区公共区域的提升改造。
东旭府,原物业费收费标准是高层3.1元/㎡/月。今年起,物业公司表示,愿意从原来的3.1元/㎡/月降至2.3元/㎡/月。
降幅约26%。
物业费降价这事儿,可不止发生在杭州。
据中物研协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4年以来,重庆、银川、青岛、武汉等城市已有超过100个小区实现了物业费下调,降费幅度在20%-35%之间。
还有一项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武汉、南昌、青岛、重庆、南京、常州等6个城市物业服务价格指数下跌,其中武汉、南昌同比分别下跌0.72%和0.47%,青岛同比跌幅为0.14%。
更近一步讲,物业费的降价分两种形式。
一、空置房物业费打折。
自去年以来,甘肃兰州、山东青岛、江苏镇江等10余座城市宣布“空置房物业费”打折,最低低至五折;
二、物业费的直接下调。
比如重庆,龙湖某小区业主群的一则公告引发热议:物业费从每平方米3.5元降至1.8元。
降幅达48.6%。
比如武汉市,武昌区某小区,原本物业费每平方米2.8元,经过业主与物业协商,成功降至2.3元。
更狠的是广西柳州。
0元物业费,你可曾听闻?
2025年起,新华庭小区的物业公司直接实行免收物业费的模式,且计划22个小区试行免收物业费模式。
说到此,我总算明白我的物业管家为什么不来找我要物业费了。
说,是不是怕我要求降低物业费?
物业费因何而降?
其一,资产性收入下降。
根据2025年3月数据,100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市场均价为1405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环比降幅较上月扩大0.14个百分点;同比下跌4.59%,同比跌幅较上月收窄0.55个百分点。截至本月,二手房价格同比、环比已分别连续下跌了27、25个月。
图表显示,我们已经跌了好些年。
看着那些跌幅超二三成,甚至腰斩的房源,我们起初震惊,而今默默接受。
与此同时,近5年来的租金也在跌。
高峰时期,50城平均租金能达到39元/㎡/月,如今平均租金为35元/㎡/月,达了历史低位。
具体到单套房子上,月租金跌幅轻则几百,重则几千。
其二,工资性收入水平下降。
尽管咱们一季度平均工资性收入还涨了将近6%,但是大家都明白“降薪和失业”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难题。
再换个角度看,如果你空闲时间去一趟图书馆,能发现其中的中年人还挺多。正应了那句话“图书馆成了失业中年人的最后救赎”。
正是由于房价下跌、租金下降,以及收入下滑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
进而对只涨不降的物业费的抗拒性越来越强。
那么,由此物业费就能顺理成章地降了?
当然不是。
你同意,物业公司可不带这么简单同意的。
以上,只是房东降低物业费的动力,能直接让物业公司降物业费的还得看这两招。
一、成立业委会,降低物业费。
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代表全体业主行使共同管理权,自然有物业选聘权
于是,也便有了与物业公司平等对话的地位。
还是以杭州为例,而萧山东旭府小区的业委会今年开始物业选续聘,前期物业公司由于感受到压力,为了续聘成功便连续两次下调物业费。
当然,原物业公司最终还是未能续聘成功。原因为何我们暂且按下不表,之后再细说。
说到底,对于江月自己小区为何迟迟没人来催收物业费的原因又更具体了——原来也是在组建业委会。
二、业主不交物业费,倒逼物业费下降。
物业公司最怕什么?
不怕降物业费,更怕收不上物业费。
尤其是在高空置率的小区,由于业主认为没有享受到物业服务,缴费意愿更低。
据克而瑞物管调研数据显示,典型城市物业费收缴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整体跌幅在2%-3%之间。以上海为例,2022年物业收缴率约92%,2023年收缴率则跌至90%,同比减少2个百分点。
整个物业行业的物业费收缴率均呈持续下滑态势。
2023年,500强物企物业费收缴率跌至80%,同比减少4个百分点;上市物企收缴率同样跌至85%,同比再降5个百分点。
再举一个特别的例子,杭州宸瀚里小区由于物业提供的服务质价不符等问题,物业费的收缴率不到5%。
别真以为物业就稳赚钱。5%的物业费收缴率,必然亏大发。
为此,降低物业费成为了物业公司提高收缴率的促销方式。
一边能让业主觉得优惠,一边又能“薄利多销”保证收取到更广范围的物业费。
这也正是业主与物业公司博弈之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