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 习近平:盼青年到最需要的地方

中央社 2025-05-04 11:20+-

今天是中国的“青年节”。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向新疆一所少数民族小学的青年支教志工回信说,中国越来越多年轻人到乡村志愿服务,希望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根据报道,习近平回信的对象,是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时间是5月2日,并在今天公布。这所小学的学生以柯尔克孜族为主。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队员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他在信中提到,中国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在信中又说,希望中国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他在信末说,“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向你们和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

根据报道,谢依特小学距离边界仅47公里,学生主要为柯尔克孜族,属村级小学,2022年8月成为克孜勒苏州第1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日前,该校支教志愿者服务队员给习近平写信,汇报戍边支教的情况和体会,并“表达扎根西部、服务边疆的决心”。

近年来,在青年失业率不断攀高的背景下,中国官方利用多个管道鼓励青年人下乡从事基层工作,引发部分民众质疑,认为这是当局纾缓失业率的手段之一,并唤起老一辈民众对中共在文革初期强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回忆。 

  • 最新评论
  • 古乡的云

    现在农业也都机诫化了,还上山下乡去挖土?

    屏蔽
  • lary

    解决失业,上山下乡

    屏蔽
  • 吴敬中

    大赞包子。

    屏蔽
  • 洋知青1

    当年由于毛泽东无能,所有青年不能找到工作,又不能升学。当年的领导者怕大批失业者在城里闹事,所以找了一个高大尚的理由上山下乡,把他们赶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让大批失业者分散到农村,降低了青年闹事的可能。这是最低成本安置失业青年的方法。毛泽东为了自己利益,为了共产党政权,毁了几代青年人,同时也毁了当年的农民。 记得1979-1980年知青大批回城, 1989年六四,1995年下岗。这些都是矛盾在毛泽东时代的积累。这些事件如果放在毛泽东时代,估计毛泽东就成了齐奥塞斯库了。改开后工作机会大大增加,所以失业青年大大减少。甚至农民都开始进城打工。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农民工。可惜,在一个苯蛋领导下,这将成为辉煌的过去。 现在,又一个比毛泽东还苯的家伙指导中国了。现在安置失业青年的方法稍微高级点,大量扩招大学生和研究生。现在毕业的学生每年有一千多万。比当年每年下乡的知青还多。实际上,这和知青一样,只是把矛盾后推,根本就没有解决失业的矛盾。当硕士,博士也失业时,小学生领袖有烦恼了啊!

    屏蔽
  • 洋知青1

    应当重启上山下乡,不过这次是毛左们去,支持毛泽东的都应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算是对当年毛泽东迫害农民的赎罪吧!

    屏蔽
  • 100656392000

    这个250, 赶紧滚回梁家河

    屏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