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偷茶叶蛋?
乐龄学习中心兼任讲师刘新圆:最近阳明交通大学的便利店贴出公告,取消茶叶蛋自动结账,理由是两个月内有476颗茶叶蛋未付款即取用。 本来看似校园内的小事,却因涉及品德问题,甚至已然触法,尤其又发生在明星学校,便引起了媒体关注与议论。
将近五百颗蛋,平均每天被偷了大约8颗,不太可能是同一人所为,也不至于夸张到人人都顺手牵羊的地步,而应该是少数贪小便宜者,觉得不过十几元,反正也没人注意,说不定还因此暗爽吃了白食。
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做了坏事,不管大小,都像白纸染黑一样,成为品行的污点,降低自身的可信度。 几十年前,公共场所即曾出现过“爱心伞”,提供雨天应急之用,可是最后全被拿光,没有半支归还,当时就有文章批评民众太不自律。
有教育专家反对荣誉考试,理由是给考生制造了诱惑。 这种考试名称很好听,因为没有监考者在场,把学生当贼一样地防,而是给予满满信任的荣誉。 只是太考验人性,犹如美食、美色当前般难以抗拒。 大学时,有一堂考试进行到一半,监考的助教忽然站起身来走出教室,还顺带关上门。 同学们便开始大方地讨论起来,恰好有一题自己不会写,答案瞬间钻进了耳朵。 顿时陷入天人交战该不该写,最后仍禁不住诱惑,打破了个人考试从不作弊的纪录。
不过,欧洲许多文明国家却施行了多年的“荣誉大众运输”。 譬如瑞士,火车进出没闸门,公交车的司机也不管乘客付多少钱,车费全凭民众自己计算。 极少见到查票,然而一旦被查到逃票,罚金则高到数十倍,令人咋舌。
近年来,国内也在不知不觉间,启动了“荣誉公车”。 像台北市的公交车,后门已可随意出入。 每次看到乘客们一个个乖乖地刷票,总有种莫名的感动,原来大家已经脱离“爱心伞有借无还”的原始行为了。 谁敢搭霸王车? 大家眼睛都盯着呢!
如今阳交大便利店取消了“荣誉茶叶蛋”,不免令人遗憾。 这本来可以当成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而且不难实行。 校方或可考虑比照欧洲制度,加装监视器,并给予道德劝说。 每隔一段时间随机揪出偷蛋者,予以重惩。 同学们还可以互相监督,想贪小便宜的人,在异样眼光的注视下,多少会自我约束。
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但道德的实践与尊重他人的行为,都需要学习,绝非不习而能。 就像长久以来,转弯车不礼让行人,驾驶们视为理所当然,加强取缔之后,总算改善许多。 与其谴责少数失德者,不如先从重罚开始,让大家养成守法习惯,逐渐形成风气后,则可望内化为自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