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到达临界点 北京说谎被打脸
为何否认与美谈判?中共官员现身美国财政部
在北京当局不断否认与美国谈判之际,韩国媒体《中央日报》在4月25日报道称,24日上午7点左右,中共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在约10名随行人员的陪同下,进入白宫旁边的美国财政部总部大楼。
报道虽未指出该官员的具体身份,但刊登了他的照片,但在其脸部进行了模糊处理。
报道说,该官员佩戴了参加“正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所需的身份证明卡(ID)。
韩媒特意指出,中共官员发现媒体后,强烈反对媒体的拍摄。他说,“我们没有权力阻止新闻自由”,但“我们有权拒绝允许我方人员被拍照”。并要求媒体删除所有用手机拍摄的官员照片。
当媒体要求这位官员出示他的身份证明时,被他拒绝。该官员称,“我没有义务透露我的身份”。但是,他佩戴的身份证上,姓名、照片和国籍都写着“中国”。
韩国媒体称,中美“财政部会谈”开始应该是在韩美会谈之前举行的。按照当天的行程,韩国崔相穆副总理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在周四早上8点多,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进行“2+2贸易磋商”。
《中央日报》引述一位外交人士的消息称,“中美两国财政渠道实际上已经运转起来,这意味着两国在当前的报复性关税措施下,在国内外压力下都已达到临界点。”他预测,“双方幕后谈判的结果可能成为关税战的重大转折点”。
对于中共为何对谈判讳莫如深,该消息人士说,“那是因为这场关税战是一场面子之战,如果两国领导人直接出席,可能不容易建立那种‘双赢’的局面。”
他补充,“中方亲自访问美国财政部这一件事对北京来说,可能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
评论员王赫称,中共之所以宣称,未与美国进行经贸谈判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关税战是美方主动打的,但美国对华征收关税之所以高达145%,是因为中共的报复所致,中共负有主要责任。
川普对几十个国家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中国只是其中之一,最初的关税为34%,这并不是最高的。美国当时就警告各方不要报复,但中共却反其道而行,单方面对美国展开报复。在中共的一再挑衅之下,川普才将关税加到目前这种程度。
对川普而言,关税只是手段,目标是促成谈判,因为中美贸易长期失衡,中国每年都从美国获得巨额贸易顺差。但中共却误判局势,认为这是削弱美国的好机会,结果主动升级矛盾,以致中美的紧张关系一再升级。
第二个原因是,中共不想做“结构性调整”。即使美方一再释放善意,表示愿意谈,也希望中方改变“靠出口带动增长”的经济模式,但中共不仅不改,反而试图利用自己“世界工厂”的地位来要挟世界。
美国财政部长明确表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伤害了全球经济,是不可持续的。他直言:“我们愿意帮中国改变,但中国也必须愿意改变。”
可中共的回应却是,没有任何谈判。说白了,就是中共不想做出改变。
第三个原因则关系到两国体制的根本差异。美国是民主国家,政策可调整、有弹性。只要中方表现出合作意愿,双方就可以达成协议。毕竟关税太高,两国做不了生意,虽然中国损失更大,但美国也有损失。
可问题是,中共是个极端政权。宁愿老百姓吃草,也要跟美国打关税战;就如同上世纪50年代末,饿死了几千万人,也不惜代价要搞原子弹。在中共心中,老百姓吃草不是悲剧,而是自己战胜美国的优势。实质上,中共不是在跟美国打关税战,而是在打一场无底线的超限战。
以前,中共靠“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套路,在国际社会屡屡得手。但这一次,它算是踢到铁板了。
中美经济实力相差悬殊,中共敢硬打贸易战,其背后有两个错误的判断:
一是以为,川普推行“全球对等关税”,会得罪各国,从而形成“反美统一战线”;二是认为美国家庭受关税影响,会激起民众反川普的浪潮,逼他让步。
这两个误判,是因为中共不了解民主社会。
美国有全球最大、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川普实行对等关税,不是霸凌其他国家,而是要与各国签定公平协议,其它国家也是认可的,虽然嘴上叫得厉害,但这不影响他们谈判的脚步。如今美国已经和九十多个国家开启贸易谈判,有18份协议草案落地,中共反而成了孤家寡人。
二是中共也低估了美国人的爱国精神和凝聚力。尽管美国国内对川普的关税政策有争议,但真正能阻挡川普前进脚步的力量并没有形成。全美反而提出至少240项反共提案,旨在确保公共资金不会用于购买中国科技产品,甚至包括T恤、咖啡杯和钥匙链等旅游纪念品。
美国人民知道,美国自身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必须要改变。可是,谁能挑起这个担子来重整美国?答案是,只有川普。
美国民众相信,作为执政者,川普有能力重新洗牌,把美国带进“黄金时代”。
贸易战下的底气之争 美国可以扛中共输不起
中共和美国的交手让很多人看不懂。现在我们来捋顺一下:
4月22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突然对中国关税释放了缓和信息。他说,145%的关税太高了,会降低。
这一信息被外界读为,川普扛不住了。中共随即发出信号称,对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持开放态度,不过中方不会在白宫的持续威胁下进行谈判。
但在4月23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美中有必要缓和紧张局势,重新平衡贸易关系。不过,他很肯定地说,川普总统没有率先降低关税的计划。
就在同一天,有记者向川普提问,美国什么时候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川普回答,这个要取决于北京。他的意思很明确,虽然美中贸易很紧张,但是美国不会率先降低关税。
川普总统称,我本人是希望美中两国能达成协议的,但如果达不成,也没关系。除此之外,川普还确认,美中两国每天都会因贸易问题直接进行接触。
4月24日,中共外交部和商务部坚称,中美两国不存在任何谈判,更没有达成协议。
但川普随后就驳斥称,就在当天早上,美中双方举行了会谈。不过他拒绝透露与会人员的名单。
4月25日,《时代杂志》(TIME)发布对川普总统的专访,川普表示,习近平打过电话给他。他说,“他打来电话了。我不认这是软弱的表现。”
但中共外交部在4月25日的记者会上再一次宣称,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美方不要混淆视听。
现在问题来了,中美两方谁在说谎呢?那就要看谁更有底气,而谁是外强中干。
川普想不想降关税?想。那中共呢?更想?
但两者的立场,及面临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的。川普想要寻求公平,让美国变得更好。
美中贸易战爆发后,川普有没有压力,当然有。但是他和美国民众知道,想要让美国再次繁荣,就要经历痛苦,这一点他们是有心理准备的。
而中共国呢?在经历三年疫情以后,在房地产崩塌、外资撤离、大量资产被转移后,其经济已经崩得不成样子了。现在的中国内需不振,营收全靠出口。失去了美国的订单,中国将有大批出口企业发生倒闭潮,大量民众丧失生活来源,难以维生。另外,中共政府失去大量的资金来源,也会动摇它的统治。
有网友举例,美中两国的关系就像是地主和长工。地主失去长工,没有人给他干活了,他会有一段时间很难受,甚至于他的田地收成都会受到影响。但过了这段时间,地主会寻找其它办法来解决困境,比如寻找其他长工。但对于长工来说,他失去工作后,没有收入,以致无法生存。
也就是说,美中贸易战,两国领导人都有压力,两国人民都难,但是压力不一样,难点也不一样,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是没有可比性的。
自从中美贸易战开打后,中方态度似乎是非常强硬。但在强硬宣传态度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现下民生经济和社会稳定受到冲击,对此中共高层十分担忧。
彭博社在25日引述知情人称,现阶段的贸易战已经给很多行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中共政府正在考虑取消对部分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比如医疗设备、乙烷等部分工业化学品等。这是因为,中国的高阶医疗设备,比如磁共振成像仪、超声波仪,大都从美国进口;乙烷则是中国制造塑料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料,其中绝大部分也由美国进口。
知情人还称,租赁飞机也在取消关税的范围中,这是因为很多飞机并没有被中国的航空公司买断,而是从第三方公司租的,现在的关税政策给这些航空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CNN引述深圳三家公司的说法,中国已经偷偷取消了“部分来自美国的半导体”征收的125%的报复性关税。
这是因为中共对美国生产的部分高科技产品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也就是说,中共往美国倾销的是廉价商品,是中国的剩余产能;而从美国进口的是中共国没有能力生产,但又急需的高科技物品。单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到底是谁离不开谁。
金价剧烈波动 保证门槛提高 大陆掀金条抢购潮
全球经济前景不明,引发金价剧烈波动。大陆的黄金价格也随着国际金价的变动而变动。
4月23日,中国现货黄金价格单日大跌50元/每克,跌破800元关口,创下近年来少见的剧烈波动。
在这样的波动下,深圳水贝的金展珠宝市场商家上调了消费者购买投资金条的保证金。
广东深圳水贝金展珠宝广场商家叶佐耿称,金价波动得厉害,很多人因此毁约。他举例,此前黄金价格是每克830元,有人要购买1公斤的黄金,价格是83万,他可能付2万订金;但到了4月23日,黄金跌破了800元每克,这个时候黄金的价格是80万。如果这个人遵守约定,等于亏损3万;如果他毁约,剩下的亏损只能由商家承担。所以现在水贝才推崇购买1公斤黄金,要交付5万元的保证金。
虽然黄金价格波动很大,保证金门槛提高,但由于中国经济前景黑暗,很多人仍然选择购买黄金避险。
在金展市场,多家店铺的大克重金条已被抢购一空。金条不仅是供不应求,连前来排队进货的商家也得排上几个小时才能拿到有限的货源。
黄金进货商朱先生说,展厅有很多人在排队,他排了两个小时才排到这一点货。
黄金进货商肖先生说,不好抢,都是提前订的,这都不一定有货。现在首饰类黄金的需求已被金条所取代。相比首饰,金条工费低、保值强,更具投资吸引力。
目前,不少商铺中只有小克重的金条,比如10克装的,这种小金条也卖得非常快,特别是当金价跌破800元/克后,不少散户出手“抄底”。
另外,金价的剧烈波动对传统金饰消费造成很大冲击。多位消费者表示,金价涨得太快,让他们不敢轻易购买金饰。
有商家称,前几天金价飙升,进店顾客明显减少。他认为,如果金价能够再走低一些或者走稳,市场人气会有所回升。
不过也有商家称,黄金饰品和黄金不是一回事。想要对资产进行保值,还得去购买金条。在前几天,金价最高的时候,售卖饰品的商家冷清得可怕,但售卖金条的商家却生意火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也紧急发布通知,提高了黄金和白银延期合约的保证金比例,并调升涨跌停板幅度,以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有分析人士指出,金价虽然剧烈波动,但其避险属性十分牢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当下,黄金仍是投资者眼中的“安全锚”。
最后提醒大家,黄金虽好,也应理性投资,注意把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