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亮底牌了……
墙内自媒体刘晓博说财经文章:关税博弈如火如荼,中、美都亮底牌了!
美方的底牌是:最高245%的关税,朝着二百五的目标逼近;对中国船只征收进港税;准备对“跟中国玩”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暗示金融战的可能,威胁让中概股回家……
中国的底牌也在一张张亮出,比如昨天就发布了两个重要的文件:《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1、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
2、依托上海构建促进人民币全球循环使用的贸易投资服务体系。
3、全面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继续推进单边开放、自主开放。
4、突破巴拿马运河卡脖子问题的“南美洲两洋铁路”加速推进。
5、香港宣布,做好了迎接中概股回归的准备。
6、新一轮促销费、打造国内大市场的政策,正在路上。
7、中欧关系改善,双方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
8、元首外交+周边命运共同体;重启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9、中国版平准基金亮相,央行表态提供无限量流动性支持。
如果你足够敏感,一定能意识到: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再也回不到以前了。不过这没有什么可怕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
这一轮关税战打到今天,很多人没有意料到的是:
中国股、汇、债没有出现剧烈波动,没有大跌,而是坚强地稳住了。相反,美元、美股、美债都跪了。
看看美元指数和纳斯达指数就知道了:
为什么人民币资产能扛住这波史无前例的惊涛骇浪?
第一,过去几年人民币资产一直被低估,尤其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先进制造业能力一直被低估。
第二,这一波应对策略得当,国家队获得了足够的子弹。四大国有银行股价近期创历史新高,可见护盘力度之大。
更重要的是,国家官宣了中国版“平准基金”——中央汇金;而央行马上背书:如果需要,资金管够。
在关税战爆发的第一周,稳住市场、改变认知非常关键、非常重要。
但仅仅在资本市场上初战告捷,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对冲短期出口下滑的压力,拿出短期、中期、长期解决方案,而且要为可能到来的金融战未雨绸缪。
金融战,美国有所谓的三板斧:驱逐中概股、限制美资投资中国企业、在SWIFT系统中对中国限权甚至封号。
这三招的确影响很大,尤其是第三个,被坊间视作“金融核弹”。
美国在历史上曾对伊朗、朝鲜和俄罗斯使用过“金融核弹”,对伊朗、朝鲜比较彻底,对俄罗斯留了一些空间。
SWIFT系统在全球7个较大的跨境支付系统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市场份额极高。这个系统每6天的交易量,就超过全球每年的跨国贸易总额。
因为它不仅负责跨国贸易结算,还负责老百姓的跨国汇款,以及跨国资本流动。如果你知道全国银行间市场每年的交易金额相当于我们GDP的20倍,就能理解SWIFT系统交易量为何如此惊人了。
如果在SWIFT系统被限权,将带来三大恶果:第一,跨国贸易很难结算,可能大幅萎缩;第二,老百姓很难跨境汇款,对外交流可能大幅萎缩;第三,国际热钱想投资你的资本市场,难度大增,股债汇都会有压力。
以川普的狠劲,他一定很想试试这张牌。
中国怎么办?
中国跟其他国家有巨大的不同。
我们是世界工厂,占全球制造业的三分之一。在很多产品上,中国占了全球的一半。中国制造有竞争力,如果无法通过SWIFT系统交易,大家会尝试着通过其他系统交易。
比如英国建立的 CHAPS系统,提供英镑、欧元结算方式;总部位于法国的系统INSTEX,它是英法德三国在2019年发起创立的踢出美元的交易系统,专门跟美国制裁的国家交易。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昨天官方下发的文件里,明确要求:
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跨境清算公司增强与金融机构协同联动,共同提升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水平。推动更多银行加入CIPS,持续扩大CIPS网络覆盖范围。加强CIPS建设,完善系统功能,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为人民币计价的全球贸易、航运及投融资提供安全高效的结算清算服务。
截至2024年末,CIPS业务已覆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达到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
国家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发文,要求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面和市场份额,当然是未雨绸缪,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
估计下来会有很多大招,推动CIPS的发展。我个人建议,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对采用人民币、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结算的商家,给予不同阶梯的退税,鼓励用CIPS结算,不鼓励用美元结算。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超级大招,是南美洲的两洋铁路。前几天,我专文分析过中国在非洲和南美的两洋铁路。
最近两天,南美两洋铁路再次登上热搜,巴西的媒体也在力推:
下图就是南美两洋铁路的示意图,修通之后可以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它将发挥两大作用:第一,可以把南美腹地的资源运出来;第二,可以绕过巴拿马运河,避免将来被美国卡脖子。
根据中国、巴西和秘鲁的设想,铁路从秘鲁在太平洋沿岸的钱凯港出发,向东北翻越安第斯山脉,经秘鲁和巴西两国边境的热带雨林地区(普卡尔帕/塔拉波托-南克鲁塞罗),到达巴西与玻利维亚的边境地区(里奥布朗库-波多韦柳),与巴西规划在建的东西大铁路(FICO-FIOL)接轨,向东直至大西洋沿岸的伊列乌斯港。
南美版“两洋铁路”全长约6500公里,既有线路约2600公里,需要新建线路约3900公里,总投资约800亿美元。
在非洲,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两洋铁路已经被中国修通,只是运力和速度有待提升。
最近传出,川普为了节省成本,可能调整非洲战略,关闭一批非洲的使领馆。如果是真的话,意味着美国将把非洲拱手相让给中国。
老特常常有神来之笔,你不得不佩服他。
中国最近放的大招,还有以元首外交推动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包括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重启。
这两件事我此前也分析过。目前周边国家和地区跟我们的贸易份额最大,占了中国出口的40%、进口的接近50%。这些贸易运输成本低、效率高,不用担心海盗或者恶意国家卡脖子、征收进港税。
重点实施“周边战略”,跟欧洲形成关税联盟,再加上非洲战略、南美战略,中国就可以稳住外贸基本盘,还可以有所增长。
我们跟欧洲的贸易,虽然有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等卡脖子地段,但有欧亚大陆桥为战略备份,也相对稳定。
当然,中国最大的招、最根本的招,还是要启动国内市场,让老百姓有钱消费。
我们有14亿人口,美国只有3.35亿人口,但美国消费占全球的35%左右,中国只有美国的一半。
美国能用关税拿捏全世界,就是因为有超大国内市场。如果中国的国内市场跟美国持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形势。如果超过美国,则足以逆转形势,边缘化美国。
资料图
中国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多次提出的扩大国内消费、打造强大国内市场,建立国内经济大循环,都是这个意思。
增加老百姓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要时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减少无效、低效的大基建,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先从43%左右提升到50%以上,逐步到55%乃至65%。
第二,继续走科技创新的路子,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的占位。有了丰厚的利润,才能增加居民收入。
在这个过程中,继续高举全球化大旗,对外开放、对内开放,都非常重要。对内开放,就是对民企开放,让民企有扩大再生产的信心。继续反腐、减员增效,以降低行政成本。
总之,一方面要做大蛋糕,另一方面要分好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