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将全面封锁中资海外工厂 中方只是硬撑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宣布对世界绝大部分制造业国家课征对等关税。 《澳大利亚金融时报》(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AFR)稍早的1篇报道引述专家学者们的分析,认为川普此举将对中资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工厂造成全面封锁”,而近年来经济始终疲软的中方并没有自己想像得那样能够承受打击,中国制造商无论是在该国本土还是东南亚都几乎没有空间吸收关税。
报道指出,川普这波关税战争不仅打击了中国从本土直接出口,还影响了中国在东南亚各地的业务。 这种双重打击破坏了北京方面绕路回避在川普第一任期内设置的贸易壁垒之核心战略。
中国问题观察人士表示,北京方面为抵御最新一轮关税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鼓励更多家庭支出和投资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可能不足以挽救中国部分制造业中心地区。
“但国内成本会非常高。 川普确实能损害中国,他们知道这一点。”
报道指出,中国尽管多年来致力于实现经济对国内消费的再平衡改革,但出口仍占该国GDP的近21%。
澳大利亚最大的银行麦格理(Macquarie)估计,新的关税可能使中国出口额减少15%,原先预计5%的GDP增速也下降2%-2.5%。
在川普的第一个任期内,中国企业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东南亚,以节省成本并避开川普的关税。 这些公司(主要是消费电子产品)再次成为焦点,上周的贸易税对实施多元化策略的国家造成了沉重打击。
目前,美国从越南进口的产品面临46%的关税,从泰国进口的产品则面临36%的关税。 随着川普关税政策的压力导致这些国家经济疲软,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直接出口也可能受到影响。
苹果供应商立讯精密、电动车巨头比亚迪和眼镜制造商舜宇光学等中国消费品公司均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扩大在越南的业务。
去年,舜宇光学科技宣布了一项价值25亿美元的计划,将在越南北部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基地,而立讯精密则宣布额外投资3.3亿美元扩建其越南工厂。
美国总统川普(图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右)。 图:达志影像/美联社(资料照)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泰国和印尼拥有大型电动车生产设施。
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分析师李子谦(Chim Lee)指出::“这些投资很难改变,中国制造商(无论是在该国本土还是东南亚)几乎没有空间吸收关税。”
一个日益严重的威胁是,各国将如何应对廉价中国商品进一步涌入全球市场,寻找新的买家。 随着商品涌入全球市场寻找新买家,经济学家担心欧洲、日本和韩国将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和国家产业。
尽管中国政府试图表现出对吸收这些措施的信心,但现实情况是,如果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中国企业可能会一波又一波的破产。
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分析师哈斯(Ryan Hass)指出:“中国同行们有一种反抗情绪。” “他们认为,中国的治理体系和社会比美国更能承受痛苦。”然而现实是,中国经济几年来一直疲软,从未从新冠疫情中真正恢复过来。
青年失业率仍高达20%左右,2月整体失业率攀升至5.4%,为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招聘机构猎聘网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19%的内地企业打算在今年第一季裁员,高于一年前的12%。 在中国工作的人发现他们的薪水被削减了,特别是在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 高盛表示,去年第三季城镇薪资增幅从第一季的5.6%下滑至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