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万维读者网 2025-04-02 21:47+-

1、习中央被下架   后习时代初现端倪

对于3月底最近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党媒仅发布了两项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和第四轮巡视情况。有分析指出,2025年以来,中共政治局的3次会议都用了避重就轻的障眼法,看上去最高层那个根本没干正事。不过,会议公告的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不同寻常的蛛丝马迹,让外界一窥中南海的动向。也有分析认为,习近平已经失势,现在迈入到了后习时代,其中一个特征是权力再平衡,背后就是权力斗争。

近期,习近平的亲信接连出事,引发外界猜测其权力遭到削弱。海外时评人士王剑分析指出,习近平已经失势了,这个概念是他失去了在二十大建立起来的绝对统治权力。“现在是后习时代,这个时代将会非常动荡。”后习时代有4个特征。第一,权力再平衡。习近平没有了军权,但是他对军队还有影响力,但其影响力不再像原来那么决定性,习仍然会在军队中想办法发挥影响力,所以军队会面临一系列权力斗争。权力再平衡其实背后就是权力斗争。所以,后习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权力再平衡。第二个特征是军队变得很关键。改革开放40年,军队一直没有太多的存在感,江胡时代没有打算打仗,习近平上来扩军备战,又给军队加工资,现在自己却失去军权。但毫无疑问军队在中共政局中的决定性地位正凸显出来。第三个特征是地缘政治影响。中美关系、北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和两岸关系等等,对国内政治的影响很重要。第四个特征,社会稳定很关键,中国社会稳定与经济和政治走向密切相关。中共党内如何取得社会、外界的支持变得更重要。

同时,习近平失势可以从中共逐渐下架对习表忠标语和口号中看出端倪,其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表述在此次的政治局会议消失可说是一个看点。海外时评人士周晓辉分析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31日召开的会议有两点很反常,一个是有提及了四次“党中央”,另一个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表述不见了。这里的“党中央”明显具有了决策部署的最高权力,他认为这个“党中央”应该是早已由中共元老操盘、实行集体领导的“党中央”,而不是习中央。海外时评人士陈破空认为,中共是以渐变的形势下架对习表忠的标语。“现在政治局会议已不再提‘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这句话,这是中共为了所谓的大局稳定、平稳过渡,所做出的一个渐进调整。”

此外,在这次会议公告中,“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被第二次提及。海外时评人士钟原分析指出,一年前的政治局会议讨论巡视工作并没有提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一年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的措辞出现了。此前2024年10月28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曾审议了《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党媒简短的报道中少见地冒出一句话:“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当时北京的政治传言此起彼伏,政治局开会忽然称“能上能下”,引发了不少联想。3月底的这次政治局会议更像是在借题发挥,等于证实了种种传闻,表明政治局内部权斗开始走向公开化。而且,一年前的政治局会议还称,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5个月前的政治局会议也继续称,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最新的政治局会议虽然也提及了“反腐”;但没有再提“高压态势”。“高压态势”是习近平曾经常说的话,如今政治局会议不再说了。相反,最新的政治局会议对巡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称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准确把握政策”,还称要“如实反映问题,强化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样的要求实际等于政治局在给巡视工作猛踩刹车,中纪委的权力似乎正在被限制。这次会议讨论的第四轮巡视针对34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仔细看看,这些单位主要是中共的宣传、人事和统战机构,应由蔡奇和王沪宁分管。政治局会议讨论此次巡视时,偏偏提到了“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不知是否故意有所指。如果此类说法具有针对性,可能意味着政治局内部不同势力之间争斗正酣,甚至出现了此消彼长。眼下,北京的传闻正一个比一个惊悚,中共党媒不知所云,政治局会议似乎又添了一把柴,新的政治地震恐怕又要来了。

2、消失多日  美华裔教授王晓峰传来新消息

3月2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搜查印第安纳大学华裔教授王晓峰夫妇的两处住宅,但没有逮捕任何人。同一天,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解雇了王晓峰,王晓峰此前是该校终身教授。迄今为止,王晓峰的下落和FBI搜查宅邸的原因仍然未知。

《南华早报》4月2日报道,一名在中国的研究员表示,王晓峰“目前安全”,但此人拒绝就王的下落做进一步评论。同时,王晓峰夫妇的律师杰森·科弗特在4月1日一份声明中告诉《印第安纳每日学生报》,两人目前安全,没有被捕,也没有面临任何刑事指控。据报道,上周五,有邻居目击知名律师杰基‧贝内特与一名据信是马某的女子进入王某位于卡梅尔的家。贝内特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当地媒体“印第安纳公共媒体”根据对王晓峰的同事亚历克斯‧坦福德教授的采访整理了整个事件时间线。据坦福德说,事情的起因是来自未知来源的投诉。2月中旬,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合规办公室通知王晓峰,有人对他提出不当行为指控,他被指控错误标记了一项资助的首席研究员,并且没有披露合著者。到3月份,大学对王展开调查,并对王做出“临时行政处分”,王被安排带薪休假和停职,这意味着他无法使用办公室和笔记本电脑。坦福德说,他并不清楚为什么联邦调查局要搜查王的家。坦福德还透露,3月28日王晓峰告诉坦福德他已被解雇。据称,解雇信是在当日下午发出的,当时FBI正在对王的住宅进行搜查。印第安纳大学发言人马克‧博德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根据联邦调查局的指示,印第安纳大学不会就此次调查发表任何公开评论。”

根据网络上王晓峰同事中流传的一份未注明日期的声明,王晓峰被要求“解释他被列入2017—2018年中国资助名单的事实,且他没有向印第安纳大学披露”。流传的声明还称王晓峰已经接受新加坡一所大学邀请,并计划于6月1日开始工作。不过,目前无法核实该声明的真实性。

3、拿下格陵兰计划曝光  白宫真要动手了

据《华盛顿邮报》最新爆料,白宫最近正在忙着算一笔账:把格陵兰“买”下来要花多少钱,买了之后又能赚多少?报道披露,白宫正在派人研究具体收购成本、补贴预算以及拿下格陵兰之后能给美国带来多大收益。如果爆料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川普很可能很快就会有具体行动了

知情人士透露,白宫预算办公室最近正在算一笔帐:每年提供当地58,000名居民的各项公共服务、基础建设等,要花多少钱?而岛上矿产的潜在收益,以及其战略价值又值多少钱?今年1月,据智库“美国行动论坛”的估算,格陵兰矿产储量的市值大约为2000亿美元,其战略价值更是高达3万亿美元。如此看来,这笔买卖还是很划算的。根据白宫正在研议的方案,美国准备向格陵兰提出比丹麦更优渥的条件。目前,丹麦每年给格陵兰政府的补贴是6亿美元以支持岛上的各项服务。而一名了解白宫计划的官员表示:我们开出的数字比丹麦高得多。而重点在于,美国愿意给格陵兰的比丹麦多很多。当然,白宫官员也强调,这事儿得格陵兰人自己点头同意才行,美国绝对不会硬抢。白宫官员也明确表示:格陵兰的矿产税收和商业收入完全能把成本赚回来,美国不亏本。一位了解川普想法的官员表示,川普曾提出的潜在“收购”选项中,包括加拿大与巴拿马运河,“他认为格陵兰是最容易的一个”。

当然,这项计划目前还只是在研议阶段。白宫官员坦言,格陵兰的问题还要排到俄乌战争,以哈冲突以及伊朗核危机这些问题都搞定了之后再说。不过,随着美国副总统万斯刚跑去格陵兰美军基地晃了一圈,创下美国最高级别官员访问纪录,丹麦总理佛瑞德里克森坐不住了,4月1日也飞去格陵兰巡视。看样子,格陵兰很难再回到往昔的宁静了。不过,川普拿下格陵兰的计划能否成功,还要看格陵兰人愿不愿意“投奔自由”了。

  • 最新评论
  • 莘莘游子

    “当然,白宫官员也强调,这事儿得格陵兰人自己点头同意才行,美国绝对不会硬抢。” 掩耳盗铃现代版,只要这事成真,美国还能说得清楚? 中国和俄国一定会充分利用,欧洲也必定反应强烈。 全球会进入新的地缘政治争夺阶段,强国中原逐鹿,小国瑟瑟发抖。

    屏蔽
  • 呼拉尔贝们

    军队都清洗干净了,还有啥影响力?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