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是时候说出乌战的三个关键点了
无论英国及欧洲大陆国家如何不情愿,俄乌战争的一个结果就是将北约送进了Hopice(临终关怀室)。 自2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川普、副总统万斯那次灾难性的会谈失败以来,欧盟与英国为了继续维持这场战争,集体承诺会大力增强对乌克兰的支持,密集召开各种峰会,最后无论是资金还是派兵都停留在口炮阶段。 3月25日,美国《时代》周刊刊出独家采访《泽连斯基谈川普、普京和乌克兰的最后博弈》,尽管记者非常同情泽连斯基,但还是忍不住写出他在泽连斯基陪他参观乌战烈士墓地时忍不住打哈欠。
确实,三年战争,世界都累了,就连美国战略界当中一直隐忍未发的专家,阿兰· J库柏曼(Alan J. Kuperman) ,也忍不住在3月18日发表了《遗憾的是,川普在乌克兰问题上是正确的》(Sadly, Trump is right on Ukraine),刊载这篇文章的是高调支持拜登及民主党的The Hill。
在介绍库柏曼教授的观点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位美国冷战专家、里根时期对苏战略重要顾问的文章。 在俄乌战争爆发前11天,曾在美国外交界供职35年、担任美国前驻苏联大使长达11年并亲撰《苏联解体亲历记》的小杰克· F·马特洛克(Jack F. Matlock, Jr.),就在美国外交政策智库昆西研究所网站发表《被任性造就的乌克兰危机》(I was there: NATO and the origins of the Ukraine crisis)一文以示警告“今天,我们正面临一场原可避免的危机。 这是一场可被预测,也确曾被预测,却又被蓄意促成的危机。 这也是一场可以通过运用常识而轻易解决的危机“。 他在这篇文章中,毫不隐讳地从两方面说明这场战争不应该发生:
1、拜登政府想借一场战争摆脱国内危机:“我们正目睹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被美国舆论的知名人士严重放大,以服务于国内政治目的。 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奥密克戎(Covid-19的变种)的蹂躏、对从阿富汗撤军的(很大程度上不应得的)指责,以及未能获得本党对《重建更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的全力支持,当拜登政府为今年的国会选举做准备,他们的民意支持度却持续低迷——既然在国内问题上取得'明显胜利'的可能越来越低,那么为何不佯装一个' 胜利',譬如通过'对抗普京'阻止了其对乌克兰的入侵?”
2、俄罗斯与美欧西方国家的对立缘自北约东扩。 他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与观察说明,今天,无论是美国及其盟国,又或是俄罗斯,人们都普遍认为美国支持乃至导致了苏联解体——但这并不属实。 是戈巴契夫时代的自愿改革促使了苏联解体,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是苏联与美国共同的态度。 戈巴契夫的自愿联邦计划(波罗的海三国以外的12个共和国组成)也是老布什总统的希望。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主要诉求是北约承诺不再接纳新成员,特别是乌克兰或格鲁吉亚,那么如果北约没有在冷战结束后不断东扩,又或是在扩大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接纳俄罗斯的安全框架,那么当前的危机显然也就没有爆发的基础。
这位老外交家还用古巴导弹危机证明,在两个核大国之间,对等的让步是避免危机的最好方式。 世界皆知,赫鲁雪夫同意从古巴撤走核导弹,但没有对外界宣布的是:肯尼迪当时也同意从土耳其撤出美国导弹,但前提是这一承诺不得公开。 马特洛克谈到1997年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传召开他就北约东扩听证时所作声明:“我认为政府在这个时候扩员北约的建议是错误的。 如果参议院批准,它很可能会成为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战略失误。 它不仅不能改善美国、盟国和希望加入北约的国家之安全,还可能导致美国面对一系列苏联解体以来最严重的安全威胁。”
这位冷战专家的结论是:这场战争“只是一个昂贵的闹剧”。 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乌克兰花费的军事开支,根据美国国会研究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25年 1月份的一份报告,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三年来,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五项法案,为乌克兰拨款总计1,750亿美元。 欧洲则提供了1323亿欧元。 最昂贵的当然是乌克兰战场上失去生命的几十万军人。
阿伦·J·库柏曼:澄清三个关键点的时刻到了
阿伦·J·库柏曼(Alan J. Kuperman) 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教授,专业是军事战略和冲突管理。 最近他发表《遗憾的是,川普在乌克兰问题上是正确的》,认为就三个关键点澄清事实的时候到了,事实说明乌克兰人和美国前总统拜登——而不仅仅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乌克兰战争的爆发和延续负有重大责任。 以下是文章的摘要:
“我很少同意川普总统的观点,但他最近关于乌克兰的争议性言论大部分是真实的。 这些言论看似荒谬,只是因为十多年来西方受众一直被灌输关于乌克兰的虚假信息。”
“首先,最近有大量法医证据证明,甚至基辅一家法院也确认,是乌克兰右翼激进分子在 2014 年挑起了暴力冲突,导致俄罗斯最初入侵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乌克兰东南部地区。”
“其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违反了与俄罗斯达成的和平协议,并寻求北约的军事援助和成员资格,从而助长了更广泛的战争。 这些协议被称为 '明斯克1号'和'明斯克2号',是在其前任总统波罗申科的领导下于2014年和2015年谈判达成的,旨在结束东南部的战事并保护濒危部队。”
乌克兰应保证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顿巴斯有限的政治自治,普京认为这足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或成为北约的军事基地。 遗憾的是,乌克兰七年来一直拒绝履行这一承诺。
第三,乔-拜登也为战事升级和战火延续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2021 年末,当普京在乌克兰边境调动军队并要求执行明斯克协议时,似乎很明显,除非泽连斯基松口,否则俄罗斯就会入侵,至少在顿巴斯和克里米亚之间架起一座陆桥。
考虑到乌克兰已经从根本上依赖于美国的军事援助,如果拜登总统坚持要求泽楞斯基遵从普京的要求,那么事情就会发生。 相反,拜登可悲地将决定权留给了泽连斯基,并承诺如果俄罗斯入侵,美国将“迅速、果断地”做出反应。
如果川普是总统,他很可能不会提供这样一张空白支票,因此泽伦斯基除了执行明斯克协议以避免战争外别无选择。
更可悲的是,无论战后达成什么样的和平协议,对乌克兰来说都将比明斯克协议更糟糕,而泽连斯基由于其政治野心和对美国无底线支持的天真期望,愚蠢地放弃了明斯克协议。
其实,与库伯曼教授观点相同的还有米尔斯海默等人,可惜,无论是战前还是战争中,他们这种声音几乎被拜登政府与美国主流媒体完全无视。
失去美国的保护之后,欧盟何去何从?
欧盟各国都在指责美国对欧洲盟友的背叛及其对俄罗斯的投降,为他们被排除在谈判室外深感沮丧与愤怒,谴责川普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局势。
欧盟当然也不全是这些只知道关注自身情绪价值的政客,去年11月8日,即川普胜选三天之后,欧盟领导人在布达佩斯峰会上讨论川普连任的影响,参与讨论的欧洲高官都深感沮丧,危机感深重。 只有比利时总理德克鲁(Alexander De Croo,2025年2月离任)有所不同,他说,川普2.0可能是欧盟的“catharsis”——这词放在心理学是心灵净化、情绪宣泄; 放在医科或兽医学则是导泻、通便。 德克鲁解释说,他的意思是川普可以让欧洲更坚强,欧洲有时候需要那些'面对事实'的时刻,那可能带来新的动力。
战争的结果已经清晰浮现:战争之初希望灭掉的普京政权依然存在,俄罗斯没有分崩离析,乌克兰极大可能得接受美国调停的结果,作为西方安全依靠的大西洋伙伴关系已经进入Hospice(其实体是北约)。 如何独力应对俄罗斯的威胁,是欧盟今后的重要任务。
※作者何清涟为中国湖南邵阳人、作家、中国经济社会学者。 现今流亡美国,曾任职于湖南财经学院、暨南大学和《深圳法制报》报社。 长期从事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 着有《中国:溃而不崩》、《中国的陷阱》、《雾锁中国:中国控制媒体大揭密》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