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住西伯利亚铁路 斯大林让外蒙独立?

历史鉴赏者 2025-03-27 17:58+-

外蒙独立,一直都是扎在中国人心里的一根刺。毕竟外蒙过去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才强行从中国分裂出去,自己单干的。

而且到了1961年,外蒙才在苏联的鼎力支持下,加入了联合国,成为了二战后世界新秩序下的主权国家。

那么苏联为什么一直热衷于要把外蒙分出来单干呢?斯大林当时给出了答案,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西伯利亚铁路的安全。这条铁路对俄国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外蒙分出来单干,才不会出现南方的军队北上随时切断西伯利亚铁路的可能。那么西伯利亚铁路,对俄国究竟有多重要呢?

西伯利亚铁路若提前通车,日俄战争的结局将改写

我们都知道,日俄战争爆发于1904年,结束于1905年,战争结果是沙俄败给了日本,因此退出了东北。

那么为什么日本会选择在1904年发动这场战争呢?一方面是因为沙俄当时已经向朝鲜半岛渗透,打算将东北和朝鲜半岛,全部纳入自己麾下,这严重威胁到了日本当时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沙俄在东北修的中东铁路,于1903年7月已经完工,而沙俄国内的西伯利亚铁路,也即将完工。

一旦西伯利亚铁路完工,日本再想挑战沙俄,难度系数将大增。因为这条铁路将会帮助沙俄将源源不断的俄军和后勤物资装备,运送到东方来。

因此,日本必须要赶在西伯利亚铁路动工之前下手。

图片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1900年沙俄17万大军入侵东北的时候,西伯利亚铁路只修到了贝加尔湖。所以沙俄运送到东方的兵力是极其有限的,他们需要把军队运送到贝加尔湖,再通过其他交通方式,将军队送到东北战场。

到了1904年双方开战以后,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完工,而且由于施工过程中,沙俄忽视了冻土层施工的问题,所以天气暖和以后,铁轨不稳导致直接变形,铁路运力进一步下降。

这导致沙俄想要在日俄战争期间,通过这条铁路运送援兵和物资到东方,变得异常艰难。为此沙俄只能通过海运来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

可1902年英国和日本已经结盟,所以沙俄从西方派遣的海军,在抵达东方的这一路上,到处遭到英国海军的封锁。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补给点,等到了战场的时候,这些沙俄海军早已丧失了战斗力,来了直接被日本海军给歼灭了。

西伯利亚铁路主干线在1904年7月匆忙完工,紧接着就进入了炎热的夏季,所以根本没派上什么用场,反倒因为工程质量问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倘若战争是在西伯利亚铁路完工后开始的话,结局或许就不同了,毕竟沙俄的综合实力,比当时的日本强得多。

图片

二战期间,西伯利亚铁路是美向苏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

西伯利亚铁路主干线,在1904年7月就完工了。但是一直到了1916年西伯利亚铁路才正式运营,而且当时贝加尔湖段,由于工程难度太大,并未建设,而是采用的轮渡。

1年以后,沙俄崩盘,苏俄通过4年多的内战,取得了俄国的控制权,同时也将西伯利亚铁路掌握在了手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条铁路在二战时,一度还成了日本支援德国的重要通道。大量日本从东南亚搞来的橡胶,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铁路线运送到德国。一直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以后才结束。

没办法,在苏德交恶之前,苏联和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时也和日本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不说他们是盟友关系吧,至少他们关系不差。

苏德战争爆发以后,苏联瞬间站在了中英法等国这一边。到了12月份,美国也参战了,同样站在了中英法苏等同盟国这一边。

为了支援苏联打赢德军,英美一直在寻找向苏联输送物资的渠道,从伊朗北上高加索是一条重要的渠道,此外还有一条渠道就是西伯利亚铁路。

从伊朗北上抵达高加索地区,其实还有一些风险。但从海参崴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送物资给苏联,风险要小得多。因为自始至终,日本基本没有北上入侵苏联。两线作战不仅苏联怕,日本也怕。

所以说,如果没有这条铁路作为补给线,那苏联想要打赢这场战争,不说没希望,至少时间还得往后推一推。

图片

西伯利亚铁路,是俄国保住东部领土的主要工具

沙俄当年之所以要打造这么一条铁路,主要是因为俄国的地盘太大了,东西方之间过于漫长,管理起来非常不方便。

尤其是如果东部领土遭到入侵的时候,沙俄根本没能力在第一时间组织大军前去救援。等沙俄西部的援军抵达东部,东部或许早就成了别人的盘中餐了。

而且,东部的海参崴是沙俄在东方最重要的出海口,只有守住这里,那么沙俄在东方才能不受阻挠地顺利进入海洋。

所以,保住东部领土,是俄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西伯利亚铁路通车,不仅可以将大军源源不断地送到东部,而且物资装备也能轻而易举在最短时间内抵达东部。

西伯利亚铁路将俄国东西部领土,从遥不可及变成了如今紧密相连。所以斯大林才会对西伯利亚铁路如此上心。甚至不惜让中国人永远记住外蒙这笔账,也非要确保西伯利亚的安全。

此外,在没有西伯利亚铁路之前,沙俄不管提出多优厚的条件,愿意到远东定居的俄族人都比较少。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绝对是距离。这一走,可能就是与故土永别了,是个人都不会轻易下决断。

但有了西伯利亚铁路以后,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来往于莫斯科和海参崴。只要移民政策优厚,自然会有不少人愿意到远东定居。

所以说,现在俄国远东能有600多万人定居,西伯利亚铁路是功不可没的。至于为啥这里常年人口流失,那可不是西伯利亚铁路的问题,显然是俄国的扶持政策有问题。

图片

西伯利亚铁路犹如俄国的一条大动脉

我们如今只看到西伯利亚的主干道,横跨整个欧亚大陆,号称欧亚大陆桥。实际上西伯利亚铁路当年的规划远比现在宏大得多。

这条铁路不仅可以从圣彼得堡直接抵达海参崴,也就是从俄国最西边抵达最东边。而且还规划了3条非常重要的支线。

  • 第一条支线是从新西伯利亚南下,进入哈萨克斯坦,从而控制整个中亚地区。

  • 第二条支线是从布里亚特的乌兰乌德南下,进入外蒙,取道乌兰巴托,从而抵达北京。其目的不言自明。

  • 第三条支线则是从赤塔,取道满洲里,与早已完工的中东铁路连上,从而控制整个东北。

  • 如果说西伯利亚铁路,被沙俄当成了大动脉的话,那么这些支线,就是沙俄布局整个亚洲的支流。按照沙俄当时的构想,利用这条铁路的支线,俄国完全有能力统治整个亚洲大陆。

    很多人坐火车前往俄国的时候,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边境要停好几个小时。其实那是在换车轮。因为俄国采取的是宽轨,而包括中国在内,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则是标准轨。

    中国在建国之初,之所以坚持采用标准轨,而不和苏联一样采用宽轨,主要就是担心哪天和北方的邻居闹掰了,邻居一怒之下会直接利用火车长驱直入,大军南下。事实证明,当初的决定是相当明智的。

    • 最新评论
    • peachtree188

      扯淡,中国用准轨的原因是中国最早的铁路是英国和德国修的,日本一开始修南满铁路的时候开始用日本的窄轨,但后来为能和关内铁路接上,也换了准轨,当时准轨和宽轨的交换是在长春。张学良为收复中东路跟苏联开战惨败,中共谴责张学良进攻苏联、、、918后,日本逼迫苏联让出中东路,把北面的那部分也换成了准轨。 跟共产党球毛的关系也没有。

      屏蔽
    • lary

      胡说,俄杂初心不改.牢记来时路,怎么敢跟爹翻脸?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