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婚锐减暴露惊人的人口危机

美国之音 2025-02-23 10:47+-

中国官方公布2024年结婚数只有611万,同比下降20.5%。由于结婚数与次年的出生数正相关,意味着官方的出生数将从2024年的954万暴跌到2025年的730万-780万,生育率将只有0.9。2024年6月我在一篇文章中根据2023年的婚姻数预测官方将公布2024年出生960万,与后面官方公布的几乎等同。

结婚数暴跌原因

中国结婚人数从2013年的1347万对直线下降到2024年的611万对。由于新冠清零政策政策导致结婚推迟,2020-2022 年的结婚数量低于拟合数据;而由于2022年12月放弃清零政策,导致2023年的结婚数增加了12%,高于拟合数据。2024年的结婚数量回归到拟合数据。结婚数暴跌,原因如下:

第一,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出生减少(降速远快于官方公布的出生数),初婚年龄人口在快速下降。

第二,婚育年龄推迟。中国男、女初婚年龄分别从2000年的25.1岁、23.3岁推迟到2010年的25.8岁、24.0岁和2020年的29.4岁、28.0岁,现在应该是31岁、29岁左右。

第三,单身比例不断上升。比如25岁、30岁妇女的未婚率从1990年的8%、1%提高到2000年的18%、2%,2010年的35%、9%,2020年的53%、14%,2023年的64%、20%。

第四,消费疲软导致青年失业率高,年轻人连养活自己都困难,更别提结婚生子了。2024年的结婚降幅如此之大,尤其四季度下降32%,提示经济增长率比官方公布的低,青年失业率比官方公布的高。

第五,父母将养老和所有的希望给予给独生子女,认为孩子的经济独立比婚姻更重要,期望值提高,导致婚姻高不成低不就。长期的选择性堕胎导致光棍危机全面爆发,进而导致结婚的门槛提高、费用提升。

第六,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占GDP的44%(国际社会占60-70%),房价收入比又远高于日本,降低了结婚成家的能力。

中国历年结婚数、20-34岁妇女人数(易富贤提供)

中国历年结婚数、20-34岁妇女人数(易富贤提供)

韩国鼓励生育政策难以持续

韩国2024年的出生数增加了5.3%,生育率从上年的0.72反弹到0.78。2024年1-11月结婚数增加了13.5%,如果12月也保持这种增幅,那么预计2025年的出生数将增至27.5万,生育率将反弹到0.87。很多人认为韩国鼓励生育见成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妇),中国效仿韩国的政策,依靠财政补助也能逆转结婚和出生下降。

其实韩国的出生和结婚数反弹,除了鼓励生育政策外,还因为29-34岁初婚年龄妇女在2020年开始反弹;但由于新冠疫情抑制了结婚,结婚数在2023年才开始反弹。2024年的经济有所恢复,经济增长率从上年的1.4%回升到2.0%,因此2024年出生、结婚双增。

但是韩国的鼓励生育政策难以持续。日本的鼓励生育的政策也曾一度生效,生育率从2005年的1.26上升到2015年的1.45,但是2024年又降至1.14。而韩国的生育率长期低于日本,老龄化更严峻,今后的经济前景不如日本,鼓励生育财政压力更大。并且,韩国的平均初婚年龄、育龄人口的未婚率都高于日本,韩国的生育率将很难回升到1.0,甚至难以稳定在0.8。此外,韩国的初婚年龄妇女在2027年开始减少,到2050年差不多减半,意味着结婚数将持续下降。可见,韩国的结婚数和出生数反弹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北京公园里一对老夫妇和一名幼儿在乘凉。(2023年6月29日)

北京公园里一对老夫妇和一名幼儿在乘凉。(2023年6月29日)

中国结婚和出生数还将跌跌不休

如果中国的结婚数沿着2013-2024年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029年将跌破300万,出生数跌破400万。当然,今后几年的结婚数降幅应该会有所放缓,2029年的结婚数可能还有400多万,出生500多万。中国的结婚和出生数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不会触底,原因有三:

第一,初婚人口还在快速下降(例如,2030年28-32岁的女性将比2024年减少26%)。

第二,单身率还将上升。中国25-29岁女性未婚率从2020年的33%提高到2023年的43%,但仍然低于2020年日本的66%、台湾的79%。根据,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妇女的25-29岁未婚率分别为17%、28%、41%、53%、75%、81%。而中国的本专科、研究生招生数从2010年的662万、54万增加到2015年的738万、65万,再增加到2023年的1042万、130万。在“人才红利”、“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下,以及为了缓解青年失业率(将失业危机推迟),预计大学和研究生还将扩招。由于育龄人群中大学和研究生文化程度的比例在快速攀升,意味着中国的未婚率还将沿着日本、台湾的老路上升,初婚年龄将继续推迟。

中国、日本的未婚率(易富贤提供)

中国、日本的未婚率(易富贤提供)

第三,婚育年龄还将继续推迟。2020年中国妇女初婚年龄为28.0岁,但仍比日本、台湾、韩国早(这三地2020年分别为为29.4岁、30.3岁、30.8岁,2023年分别为为29.7岁、31.0岁、31.5岁),意味着中国的初婚年龄还将推迟。

第四,大学生和研究生不是从事农业、工业,而是从事服务业。但中国的内需不足,消费低迷,导致服务业落后,进而导致青年失业率高。即便用官方新方法公布的失业率,中国的青年失业率仍是日本的三四倍。中国的大学和研究生招生的不断增加,意味着青年失业率将居高不下。人工智能的超前发展将进一步减少就业机会,增加青年失业率,结婚率和生育率将持续下降。

从全世界看,三分之二的孩子是30岁以下妇女生的,90%的孩子是35岁以下妇女生的。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显示,55%的孩子是30岁以下妇女生的,86%的孩子是35岁以下妇女生的。日本各都道府县的男女初婚年龄、25-29岁未婚率都与生育率强负相关。2020年普查中国各省的20-24岁、20-29岁妇女未婚率也与生育率负相关。一旦错过了20-29岁黄金生育年龄,很多人将丧失生育能力。

日本各县的未婚率、初婚年龄与总和生育率(易富贤提供)

日本各县的未婚率、初婚年龄与总和生育率(易富贤提供)

中国的初婚年龄仍早于日本、台湾、韩国,育龄人口的未婚率也仍低于这三地,但是结婚率已经低于台湾了,生育率已经远低于日本了,意味着中国的生育率下降势能很大。如果不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进行范式革命、联动改革,中国的结婚和出生数将跌跌不休,生育率将很难稳定在0.8,甚至会跌破0.7。

  • 最新评论
  • 100656392000

    生出的孩子都活不到成人就有可能被嘎了腰子。共产中国邪恶啊!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