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陈妍希刚离婚 内幕就被拍出来了

独立鱼电影 2025-02-21 00:36+-

又一对娱乐圈夫妻,官宣离婚了。

陈晓和陈妍希。

大家对这个消息倒是不意外,毕竟二人婚变传闻已久。

公众视野下的互动早已停滞。

去年六月就有爆料称,陈晓2023年底已提出离婚。

知名狗仔卓伟也曾透露,陈晓曾一年多未见陈妍希和孩子。

加之二人婚姻九年,屡传前情史、出轨、黑脸等负面消息。

在大众眼里,两人感情早已不睦,官宣分开是迟早的事。

陈晓被传采访黑脸场面之一

这不,官宣微博下,双方粉丝就直接开吵。

明星离婚瓜,总是能激起网友的八卦欲。

于是,双陈二人的各种采访被扒,离婚原因被追溯。

像是,陈妍希说陈晓婚前婚后变化大。

“区别太大了,以前还没有结婚的时候真的非常浪漫,但是结婚以后我就再也没收过任何的生日礼物。”

还有,陈晓婚姻观是为了让父母的“人生完整”等等。

挖坟还在继续,但婚姻至此,孰是孰非,外人很难说清。

但这一切,倒是与新出的一部大尺度台剧有些相似。

或许,咱们能从中一窥婚姻的真相——

《童话故事下集》

恰如剧名所说,爱情是童话故事上集,甜蜜梦幻。

到了婚姻,却发现“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是个巨大的谎言

现实中,陈晓与陈妍希起初也十分甜蜜。

二人因共同出演于《神雕侠侣》结识。

次年便求婚成功,不久后官宣婚讯以及怀孕消息。

婚礼上,还诞生了头纱吻名场面,宛如童话,甜煞众人。

彼时,陈晓提到陈妍希,总压不住嘴角的笑意。

“李静:我之前特别提别喜欢陈妍希。

陈晓:我也喜欢她。”

与婚后频繁“黑脸”事件中的表现相差甚远。

让人好奇,婚姻到底有什么魔力,能把感情消磨殆尽。

婚姻确实是复杂的议题,近年的台剧一直不断探索。

像《不够善良的我们》《今夜一起为爱鼓掌》,都台词精准,尺度不小。

在千丝万缕的幽微情绪中,试图探寻婚姻问题的真相。

这部新剧也是如此,甚至表达更为犀利尖锐,诞生出不少劲爆金句。

像是:

- 你参加婚礼会想结婚吗?

- 你参加葬礼就会想死吗?

结婚跟生小孩都是一种传染病。

还有:

有人说男人比较容易一见钟情

因为他们会把GT充血的感觉,误以为是心跳很快。

以及即便是甜蜜情侣婚后也会变成:

平均每七天,有一次想离婚的念头

一百次想打死对方的冲动

但,越是这样的夫妻,似乎越难离婚。

这种每天说要离婚的人,永远不会离

连陈妍希口中所说丈夫的婚后变化,也在剧中有提及。

男人结婚后就变了,如果感情没有问题,那就是把婚姻当了球赛。

人娶到手就觉得任务完成,不必再继续努力。

你知道离婚率为什么那么高吗?

因为男人只有婚前很努力

婚后就觉得达阵了,可以躺平了

可是对女人来说,这不是球赛,是马拉松好吗?

不止女人,男人也会觉得女人婚后变得不再可爱了。

温柔体谅消失,总是念个不停,催着要男人更加成熟。

剧集用极具洞察力的台词,捕捉到常见婚姻问题的存在。

并用像素级的细节描摹,让观众看到这些问题积累起的过程,让人体会到婚姻经营的不易。

举个例子。

剧中的主角夫妻宜玲(柯佳嬿 饰)和学友(刘以豪 饰)之间,发生了一起收餐桌事件。

家里每次吃过饭都是女人收拾,宜玲已经厌烦。

她听取朋友建议,学着用奖励引导老公做家务。

男人也配合,说“等一下,马上”。

可半天过去了。

宜玲已经收拾完房间,伺候完公公吃药,而残羹剩饭还在桌上。

这么简单一件事,怎么能拖这么久?

宜玲忍到晚上,发现桌上终于干净。

还没来得及高兴,就看到剩饭汤汁滴了一路。

老公所谓的“收好了”,就是将脏餐盘丢进水池不管,食物直接扔进冰箱。

桌子是干净了,但家里脏的地儿更多了。

收餐桌如此,搬家也如此。

结婚以来,两人一直住在婆婆家。

被不断推脱最后潦草收场,心力一次次在失望中消耗。

说起来,事都芝麻大。

不过是早点晚点做一件事的区别。

但弯腰捡一辈子的芝麻,过程中总会崩溃,继而在崩溃中怀疑婚姻的必要。

明星婚姻总在闪耀后结束。

让不少人唏嘘,也更怀疑婚姻的长久。

当下的“不婚”风潮里,难说没有当代人对婚姻爱情的祛魅。

就像这一次,杨幂谈婚姻的名场面又随之翻红。

“结果不重要,爱一个人的过程才重要,因为结果,都内样。”

小S也曾说过:

“我不羡慕任何走入婚姻的人”

而大家的悲观,除了深知观念与细节的难以磨合,相爱容易相处难。

也因为越来越多人能清醒地意识到,婚姻制度的反人性。

正如宜玲感慨的那样,五六十年都爱同一个人,可能吗?

剧中用“夫妻双双精神出轨”的炸裂设定,完成了对这个话题的探讨,揭开了婚姻经营的另一核心难题。

剧中,宜玲因工作要求下载了交友软件,竟然真的匹配到了“灵魂伴侣”。

二人虽未见面,但相谈甚欢。

未对丈夫说出口的顾虑,都能坦诚温和地与之交流。

连学友一直推脱延后的露营,都恰好是对方有意邀约的爱好。

而这位“灵魂伴侣”的真实身份,又指向了宜玲新认识的年下温柔美男。

几次偶遇与关心,一场停电的意外,让二人的关系迅速拉近。

连身体都有反应,一直排斥生育的宜玲竟然也突然母爱泛滥。

这边妻子在动摇,那边丈夫也在摇摆。

一直以来,学友都很想拥有自己的孩子。

在这件事上,也曾与 宜玲有过冲突,她因为过早照顾弟妹而不愿生育。

但眼下,突然出现另一个完美人选。

同公司的学妹温柔可爱,又很崇拜学友。

最关键的是,学妹十分喜欢小孩,生下孩子还惨遭男友抛弃。

所以,学友经常关心照顾学妹母子。

天长日久,自然暧昧。

酒后的出租车上,学妹主动告白。

气氛变味,眼看即将脱轨。

人性的多变,为婚姻关系增添了一丝不稳定性。

但双双精神出轨的设定,倒让鱼叔惊觉婚姻制度本身的吊诡之处。

它维护关系的忠贞,却也因禁制反向放大了诱惑的吸引力。

跟“爱”一个人一样难的,是爱“一”个人。

现实中明星夫妻的出轨丑闻,爱豆偶像的塌房事件,未尝不是印证。

欲望的永不满足,决定了人面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时永远报以检视的眼光,却总幻想美化没有走过的那条路。

不过仅仅如此,又有些狗血。

所以剧集又一个反转,再次用剧情提问:

向诱惑低头,就能换来另一份完美的婚姻吗?

“灵魂伴侣”也是人,也有他要面对的诱惑。

在这段婚姻里的遗憾被填满,未必不会产生另一个遗憾。

说白了,婚姻注定是一场合作追逐幸福的游戏,而不是幸福的保证书。

当然,纵然细节繁复,人性易变,也有不少人的婚姻令人艳羡。

婚姻的结束与否,也跟成功失败无关。

只是婚姻大瓜总是能提醒大家,婚姻的“围城”属性竟似乎从未改变过。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仿佛只要见识过婚姻,就难免失望。

除了爱情与婚姻所代表的幻想与生活、情感与责任、梦幻与真实间的落差。

另一关键原因,是因为大众对婚姻的期待,与婚姻的本质常常是错位的。

就像剧中说的,很多人抱着爱情修成正果的心态步入婚姻,却发现只不过是另一场修炼的开始。

更何况,同是期待,还有夫妻之间对婚姻的差异。

李亚鹏与王菲离婚声明

而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是婚姻本质话题探讨的欠缺。

了解之后就会知道,不少提及婚姻本质的作品,内容往往并无温情。

像费孝通的《生育制度》一书中就提到,婚姻制度的最大目的,是为了确立父母双系抚育体系。

因生育后的生物性父母未必想承担起抚育责任,才需制度介入加以规定。

而制度又反过来保障后代血统的纯粹,借以衍生维系其他制度机制。

家庭、家族、宗族、民族,最终成为保证繁衍与社会体系运转的稳定力量。

说白了,婚姻本质与两性感情关系不大。

“在这些社会中,抚育作用必须是双系的,但是这双系性既然没有生物本性作保障,于是,我们在任何现有的社区中,都能看见确立双系抚育的文化手段,这就是我们普通所谓的婚姻。婚姻是人为的仪式,用以结合男女为夫妇,在社会公认之下,约定以永久共处的方式来共同担负抚育子女的责任。”

当然,现代婚姻区别于传统婚姻呈现出更多面的存在状态。

但与之对应的,对于当代婚姻探索的优秀作品却没有跟上。

市面上依然是狗血撕叉为主,出轨外遇做标配,雌竞桥段被骂够了近两年才渐渐消停。

性别议题日趋尖锐下,那些真正起到正向引导和深度探讨的作品越来越少。

说到这,这部台剧在刻画婚姻问题后,倒也给出了一些答案。

细节可以打败婚姻,却同时也可以成就它。

沟通如果不起作用,比起放弃,或许可以想着换一种方式。

选择共同逃避,未尝不是另一种共担,关键在于心意的相通。

虽是小小的改变,但也是进步。

唏嘘结局咱们看的太多,该有新的故事讲法存在了。

创作上积极与坦诚,而非挑动与刻意,或许才能真的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