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了 川普普京眉目传情 习近平被晾一旁
随着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开始与俄罗斯进行直接对话,以期结束长达三年的俄乌战争,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在这场谈判中,乌克兰担忧自己可能被排除在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决策之外,而中国则因另一层面的担忧而倍感焦虑。
中国方面的顾虑源于川普与普京(Vladimir Putin)可能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这可能威胁到中俄关系的稳定。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自川普去年底胜选后,北京的战略决策者就开始忧虑,担心川普的回归将削弱习近平与普京之间的兄弟情。 对中国而言,俄罗斯一直是对抗美国的重要战略伙伴,而如果美俄关系有所改善,中国将可能在国际舞台上陷入更大的孤立。
川普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曾试图改善美俄关系,虽然最终收效甚微,但他的政策方向显示了他对俄罗斯的兴趣。 如今,因为俄乌停战他再次试图向普京伸出橄榄枝,这引发了中国的忧虑。
华尔街日报报道,北京担心川普可能会效仿冷战时期尼克松(Richard Nixon)“联中制苏”的策略,这次则是“联俄制中”,这种“反向尼克松”的可能性成为中国的战略噩梦。
这种忧虑并非毫无根据。 华尔街日报分析,中国此前曾提出帮助调停俄乌冲突的方案,但川普团队似乎对此兴趣不大。 美国将中国视为其主要战略对手,而川普政府的高级官员也多次暗示,他们可能会试图离间中俄关系。
就在川普宣布准备与普京展开谈判的几个小时后,美国副总统范斯(JD Vance)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明确表示,美国在成功达成乌克兰和平协议后,将愿意重启与俄罗斯的关系。 他强调,俄罗斯被西方市场孤立后,已经成为中国的“小弟”,但“在中俄联盟中做『小弟』不符合普京的利益。”
这番言论无疑加深了中国的焦虑。 事实上,美国国务卿卢比欧(Marco Rubio)等高级官员近期已经前往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特使会谈,显示美俄之间的互动正在增加。 华尔街日报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内部的忧虑情绪日益升高。 一位中国外交政策顾问直言:“美国似乎想让西方摆脱无休止的乌克兰战争,然后集中精力对抗中国。”
川普策略是联俄制中?
尽管反向尼克松策略让中国担忧,但在美国内部,实际上并非所有人都认为美俄会迅速形成新的联盟。 毕竟,美国与俄罗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普京也不太可能轻易背离与中国的长期合作。
然而,即使美国无法完全拆散中俄联盟,华尔街日报认为,川普政府仍有可能透过外交手段让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不再那么紧密。 对中国而言,即便只是中俄之间的协调减弱,都可能带来严重的战略挑战。
多年来,习近平与普京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两国共同反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并希望通过深化双边贸易与军事合作来对抗西方。 去年,中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约2,4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 此外,中国还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技术和零部件,这些都被美国指控为帮助莫斯科维持其军事行动。
因此,当川普政府的官员谈论让俄罗斯与中国决裂的可能性时,许多专家认为这不切实际。 美国前驻俄罗斯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el McFaul)便在社交平台X上质疑:“中国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并为其军工产业提供零部件。 川普能给普京什么? 尤其是他最多只执政四年?”
印度的角色与美中俄博弈的未来
在这场地缘政治的棋局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数是印度。 上周,川普与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举行了一场关键会晤。 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访问学者马修·特平(Matt Turpin)指出,印度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可能为川普与莫迪联手推动乌克兰和平谈判、并加强印美贸易合作提供机会。
特平强调,一旦俄乌谈判结束,川普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孤立中国,并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这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
中美俄新格局的可能走向
川普政府与克里姆林宫的互动,无论最终是否能真正让俄罗斯与中国“决裂”,都已经让北京感到焦虑。 中国长期以来依赖与俄罗斯的合作来抗衡美国,而如果美俄关系有所改善,北京将不得不重新调整其外交策略,以应对潜在的孤立风险。
然而,普京是否愿意抛弃中国,仍然是这场博弈中最大的变数。 毕竟,俄罗斯目前仍然高度依赖中国的经济支持,而美国能够提供的利益是否足以让普京重新考虑他的战略选择,仍有待观察。
随着川普政府开始布局其外交策略,全球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美俄之间的“眉目传情”是否会最终形成新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是否会在这场国际权力竞争中遭受损失? 这些问题将成为未来几年国际政治的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