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泡温泉 请收好这份健康小贴士
冬季,很多人将“泡温泉”作为养生出游的选择之一。温泉浴能够促进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有助于释放压力和缓解肌肉关节疼痛。
然而,如果不留意以下要点,温泉浴也可能给您带来健康风险,今天,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专家就来为您讲讲关于泡温泉,您需要留意的那些小知识。
1、防止感染
温泉的湿热环境是细菌繁殖的理想场所。如果温泉的清洁工作不到位,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提前了解温泉的清洁状况,根据《温泉旅游水质卫生要求及管理规范》,自2020年4月1日起,温泉必须每日检测水质并公示。泡温泉前应检查水质公示情况,避免泡在水质浑浊的温泉中,同时避免人群拥挤。泡温泉后应立即用热水和肥皂等其他清洁产品洗澡。
2、孕妇注意事项
研究表明,泡温泉超过10分钟可能会使体温升高至38.3℃以上,可能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和流产的风险。尽管目前证据尚不充分,但孕妇泡温泉应避免超过10分钟,在身体不适或发热时要避免泡温泉。如果孕妇在早期泡过温泉,应与医生沟通,重点检查胎儿是否存在神经管缺陷。
3、心血管疾病患者
泡温泉时,人体无法通过出汗有效散热,而是通过血管扩张来散热,虽然扩张了血管,但也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对于健康人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可能增加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如果正在服用降压或降心率药物,或者泡温泉后起身过快,可能导致晕厥,就像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在桑拿后晕倒的情况。也有患者在泡温泉时因晕厥而溺水导致肺炎发生。
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温泉时需要有同行人陪同,泡温泉后缓慢起身避免晕倒,避免时间过长、水温过高。有条件的可咨询医生,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泡温泉。
温馨提示:
要注意限制泡温泉的时间,避免超过10分钟,并在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温泉。
注意泡温泉的位置,避免靠近热源或出水口,以防烫伤,同时避免将上胸部、双臂和头部浸入水中,以防溺水。
防止脱水和低血糖,泡温泉时应补充水分和少量食物,避免饮酒,饮酒可能加重脱水。
最后要提醒的是,泡温泉不治病,如果已经有发热、喘憋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