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会给习近平打电话,川普为什么迟迟不打?
就像川普不急于通话一样,习近平似乎也不急于达成协议。美中双方或许都在为新一轮对抗和可能的接触做更充分的准备。
在上周初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后,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说他将致电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习近平也希望缓和局势,中国政府将报复性关税的生效日期定在美方关税生效的一周之后。
但到目前为止,双方领导人还没有通话,川普后来说他“不着急”。这个电话迟迟未打,问题出在哪里?
一位美国政府官员告诉我们,如果川普和习近平的下次通话能在芬太尼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关税可能会暂停。换句话说,目前尚无进展,这就是双方领导人还没有通话、关税也没有叫停的原因。(与你我不同,世界领导人通常不会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通话。)
那么,为什么中国没有像墨西哥和加拿大那样提出方案呢?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帕尔多(Claudia Sheinbaum)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都与川普展开了直接磋商并提出方案,让川普将其对两国加征25%关税的措施暂缓了一个月。习近平当然也希望美国暂停对中国加征关税。
“中国应该主动提出彻底打击芬太尼,”一位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华盛顿的美国企业高管告诉我,还半开玩笑地说:“他们在打击方面很有一套。”(可以想想近年来中国政府是如何打压民营企业和压制异见的。)
但与辛鲍姆和特鲁多不同,习近平并不着急。习近平的目标不是仅仅达成一项关于芬太尼的协议,而是要与川普谈成一项更广泛的协议,为中美双边关系定下基调。
事实上,正如我们2月2日的报道,为了准备与川普政府的贸易谈判,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项初步方案,包括恢复2020年初与川普第一届政府签署的一项贸易协议、再次承诺不使人民币贬值以帮助本国出口商、以及对美国进行更多投资。但习近平尚未提出这一方案。
眼下,中国政府相信10%的额外关税还可以应对。经济咨询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数据显示,这些关税将中国输美商品的平均税率从2023年时的约14.5%提高到24.5%。但中国企业已经可以很熟练地通过从他国转运产品的方式来规避美国关税。
中国领导层希望避免的是美国政府进一步提高关税和实施出口管制。
为此,中国政府精确制定了反制措施,以避免紧张局势升级。为了回应川普立即生效的对华全面加征10%关税的举措,中国对价值不到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进口商品加征15%的关税,对美国石油和农业设备加征10%的关税。中国对美加征的关税直到本周一才生效。
中国采取的其他有针对性的行动包括对谷歌(Google)启动反垄断调查,尽管自2010年以来谷歌的搜索服务在中国一直无法使用。而且,我的同事Liza Lin和Raffaele Huang报道称,中国政府也在制定一份可能成为打击目标的美国科技公司名单,由此来增加自己的筹码。
简而言之,就像川普不急于通话一样,习近平似乎也不急于达成协议。双方或许都在为新一轮对抗和可能的接触做更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