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留学生父母,正在“坑死”自己孩子…
说真的,最近我有点头秃。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帮学生规划留学的老鸟,我见证了无数家庭上演的"世纪大戏"。
01
你问我最近在搞啥?我正被一对父女的故事整得不要不要的。
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一个伯克利研究生项目的学生琳达(化名)约我聊天,刚开视频,这姑娘就哭得稀里哗啦。她爸给她下了死命令 - 毕业必须回国考公。
你们猜这姑娘学的啥?Computer Science and Data Analytics!
我一看事情不简单,赶紧约了琳达爸爸聊。这一聊我可算明白了,为啥我这些年看的家长咨询从10%变成了现在的70%。家长们的焦虑简直是实打实的躺平克星啊!
说起来这事还挺有意思 - 父母想要的是"稳定",孩子追求的是"可能性"。用琳达她爸的话说:"在家当公务员,有编制,有保障,老爸在单位也能罩着你。" 听完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这简直就是在拿蒸汽机的思维开特斯拉。
作为一个看着无数留学生成长的老麦,我深深叹了口气。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快到很多家长还在用20年前的思维定义"好工作"。海外求学不是单纯为了镀金,而是在全新的环境里重新定义自己。
在我十多年的留学规划生涯中,遇到最多的就是这类家庭危机。妙就妙在,双方都觉得自己是为对方好。琳达爸是个典型的国企中层,辛苦打拼了一辈子,就盼着闺女能少走点弯路。这种心情我理解,但问题是 - 你不能让开F1赛车的人去骑自行车啊?
02
最逗的是,当我问琳达爸知不知道女儿在伯克利的项目有多牛时,他憨厚一笑:"也就那样吧?我听说现在国外文凭都贬值了。"不是我说,这简直就是在用显微镜看大象。你知道伯克利的这个项目去年竞争有多激烈吗? 录取率只有8%,而且毕业生LinkedIn数据显示,超过75%都在科技巨头就职。
我悄悄告诉你们,我见过太多类似的案例。有个学生在2020年从CMU毕业后被家里逼着回国考银行,结果人家现在在摩根士丹利当Technical Lead,年薪直接干翻一线城市房价。这哥们私下跟我说:"麦哥,幸亏当时没听我爸的,不然现在估计还在柜台数钞票。"
说到这儿,我得给家长们爆个猛料。据我团队追踪的近500个留学生数据显示,那些被家长"过度保护"而放弃海外发展机会的学生,三年后的职业发展和薪资水平,普遍比自主选择的同学低40%。这数据看得我都想画个圈圈诅咒那些"为你好"的家长了。
但凡这些家长能放开些,让孩子试试,可能结果都不一样。我有个学生是浙大毕业的金融男,父母一心想让他回杭州当会计,结果他偷偷申了LSE的Risk Management,现在在伦敦一家对冲基金当分析师,年入40万镑。
前两天还给我发消息说:"老麦,等我明年bonus下来,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爸妈安排个欧洲游。"
你看,这才叫双赢。而不是像琳达爸那样,把"考公"当成人生唯一出路。那天和琳达视频,我说了句可能有点扎心的话:"你觉得你爸是在爱你,但其实他是在用焦虑绑架你的未来。"
03
说真的,这些年我看太多家长用"为你好"的名义,把孩子塞进一个根本不适合的轨道。最夸张的是去年一个案例,Stanford计算机系的高材生被家里安排回老家的国企,就因为他爸在那当处长。这少爷现在天天对着Excel发呆,连写代码的热情都快被磨没了。我真是看得头都大了。
你们知道为啥现在的留学生回国都爱考公吗?数据会说话。我团队最新调研显示,80%选择回国考公的留学生,其实是被家长push的。
而有趣的是,那些顶着家里压力坚持自己选择的留学生,3到5年后有超过65%都在各自领域做到了中高层管理。不是我吹,光是在硅谷,我手下的学生里就有4个成了技术总监。
作为一个在这行混了13年的老麦,我真心建议各位家长:与其把孩子往安全区推,不如教他们在不确定中找确定。
市场瞬息万变,你以为的"铁饭碗"可能明天就变成瓦罪碗。反倒是那些看似"不安全"的选择,可能才是最安全的。
前两天琳达给我发了条消息:"麦哥,我跟我爸谈了整整一夜,他终于同意让我在湾区找工作试试了。"看到这消息,我差点老泪纵横。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既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又不会伤了亲情。
所以啊,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他们在国外这几年,早就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决策。
你们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给他们画一个安全圈,而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做那个最坚强的后盾。
我常跟学生家长说一句话:留学不是为了让孩子更像你,而是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现在的职场,拼的就是创新力和适应力。与其让孩子在温室里长大,不如放手让他们经历风雨。毕竟,这个时代最大的风险,就是一点风险都不敢冒。
最后,我想对所有留学生家长说:相信你们的孩子,他们比你想象的更懂得规划人生。
别让你的爱变成束缚,而是要让它成为他们翱翔的助力。